修改时间:2024-12-28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材料一: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一:幼年的孙中山很聪慧,博闻强识,崇拜英雄,四处学习。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到檀香山、香港和广东等地学习,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在校学习期间,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面对( ),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寻求救国途径。
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 6月
(1894年11月)孙中山说:“乃以庸奴(指清政府)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指国家)之将倾。”
材料三:......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一 某班召开了一次“世界因‘网’更精彩”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
小强:互联网实在是太好了,它解决了我爸爸的工作:爸爸利用网络带货,帮助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小东:有了互联网,我妈妈说许多东西都是通过网购买来的,但偶尔也买到过过期变质商品。
小徐:我觉得不好,网络交往有很多安全隐患,我就曾经因为轻信网友,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小明:我爷爷说,网络问诊很方便的,小病不用去医院排队了。
材料二 某校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数据。
每周上网时间 | 上网目的 |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的 | 进入过营业 性网吧的 | |||
15小时以上 | 10-15小时 | 学习 | 聊天 | 打游戏 | 20% | 37% |
76% | 15% | 低于5% | 18% | 5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则新闻:小陈看到一则新闻--郑某在初中毕业之后,没有继续学业。结识了不少社会闲散人员。平日里好吃懒做,且经常参与赌博。为满足自己的花销,他不惜铤而走险,多次盗窃他人财物,甚至发展到拦路抢劫。最终被抓捕归案。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郑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一次遭遇:中学生小陈去图书馆看书。他穿着拖鞋、背心,遇到了几个同学,便大声喧哗。管理员前来制止,他还骂管理员,最后被保安请出了图书馆,同时被图书馆列入“不受欢迎的读者”名单。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