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拔尖人才前期培养选拔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11 类型:竞赛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

  • 1.  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wǎn)转  雾(ǎi)  头(xián)  发(jì) B . (sǒu)  酝(niàng)  (chǔ)藏  和(hé) C . (lì)临  黄(yùn)  (kān)护  钳( xiāng) D . (líng)  菜(wā)  (nì)笑  咄(duō)逼人
  • 2.  选出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 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驰神往,难以忘怀。 B . 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 , 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变得口若悬河。 C .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周深将歌曲《大鱼》演绎得荡气回肠 , 让观众喜出望外。 D . 南宁的夜市人声鼎沸 , 热闹异常。小地摊给老百姓带来了便捷,也给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B .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 .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 .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考生如果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不愿去评判他人的人生,内视自己,面对不确定的生活、意外的情况时,我也会焦虑痛苦。

    ②人生,就是如此矛盾。我们都活在一体两面的痛苦中。

    ③不过,理想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

    ④每遇大事有静气,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⑤因此,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又开始读苏轼,读他的词。

    ⑥人们经常会觉得,可能性如此迷人;却又觉得不确定性如此讨厌。

    A . ②⑥①④③⑤ B . ⑥②①④③⑤ C . ②⑥④③①⑤ D . ⑥②④③①⑤
  • 5.  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是指春风。 B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是春节。 C . “高朋满座”、“鼎力相助”、“不吝赐教”、“蓬荜生辉”、“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D .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谐音来表达一些对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画着梅花和喜鹊,人们就称“喜上眉稍”;用鹤来借指“贺”,鹿来借指“禄”,蝠来借指“福”,葫芦借指“福禄”等。
  • 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 .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 . 我和郭教授的舍妹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 7.  古诗文默写
    (1) ,快走踏清秋。《马诗》
    (2)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3)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表达了词人对远去友人回归江南的美好祝愿与叮咛。
    (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5)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6) 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

二、阅读与鉴赏(共55分

  • 8.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 . 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 . "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 . 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赛跑定案

    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

    【注释】①老姥(mǔ): 老妇人。②唱贼: 呼喊捉强盗。贼: 强盗。③禽: 同“擒”,捉捕。④融:苻融,晋朝人。⑤凤阳门: 当地的一座城门。⑥正色: 神情严肃。

    (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俱送之   乃: 于是 B . 有老姥遇劫路   于: 在 C . 路人为逐禽   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D . 此易知   耳: 助词,表语句停顿或结束
    (2) 划横线的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B .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C .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D .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②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4) 从文章可以了解到苻融具有什么特质? 这篇文章给你哪些启发?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迟来的花季

    [德]克里斯蒂安娜·阿勒特

    ①她站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园里,隐在黄色、红色、蓝色的花儿之间,这里囊括了所有的色彩。可她自认为是一枝特别的花,还在春天时她就下定决心,任何情况下绝不过早开花,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一场晚霜冻的牺牲品。

    ②当第一批花在春天犹犹豫豫地绽开花蕾时,她想:“我的伙伴们多么轻率啊,居然拿自己的青春去冒险!”等到有些花朵真没能挺过一次夜间霜冻时,她感到自己的担心得到了证实。那一树的樱桃花,前一天傍晚还都是粉嫩粉嫩的,滋润饱满,第二天早上却大多都被冻瘪了,颜色黯淡,软软地垂挂在枝头。尽管如此,花儿们还是在五六月间竞相开放,只有这一枝,仍在高傲地擎起花蕾,拒绝绽放。“这些花早就该开了。”她自语道。对于一朵花在绽放伊始所能撞上的所有倒霉事她都有所耳闻。春季夜霜冻时有发生,或许还有可能加上点儿雪。

    ③她还有这种顾虑: 假如自己开得太美了,没准儿会被人摘下来。不,她可不愿意根植在花瓶里,而花蕾是没人采摘的。她打算到感觉绝对安全的时候,再竭尽全力博得一放。但她无论如何还是暗暗惊羡于同伴们的美丽了,生机勃勃的纷繁景象对于她这枝一直战战兢兢蜷缩在花苞里的花来说,有时候未免有些惊心动魄、咄咄逼人。难道这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认为这种景象精彩壮观、令人神往吗? 其实在她的花心深处,她还是愿意和大家一同开放的。

    ④有些日子她变得不那么坚定了,心想: 是不是完全可以加入到争奇斗妍的行列中去呢?如果她不够美或是花朵不够迷人,别的花儿会怎么想呢? 也许盛开的她会被否定。常常在这些疑问让她心神不安时,她会觉得任何情况下还是待在花苞里是最安全的。只要留在花苞里,恐惧感便对她奈何不得。而且在某些风凉的夏夜,花蕾还能支撑她并赐予她热量。但她同时也感到孤独和花苞里的狭窄,这种感觉时时困扰着她。还有一种感触便是,她被花坛中盛开的花朵排除在外,与充实饱满的生活隔绝开来了。

    ⑤渐渐地,她越来越手足无措了。一方面不想放弃花蕾带来的安全,另一方面又不能心安理得地原封不动。现在怎么办?她想:“其他的花看到我开了会是什么反应呢?她们一直当我只是个蓓蕾,假如我把最里层的东西绽露无遗,可能会贻笑大方的。”而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被人取笑的。

    ⑥所有潜伏在外部的威胁重又向她数袭来!那朵自负的翠雀不是刚刚被夜风刮倒吗?还有那些春白菊,几乎整个花坛的春白菊都被一个小姑娘摘走了,简直就是拦腰折断。不,她在风中猛烈地摇头,她可不能这样!

    ⑦但仍有某种力量在催促她一起开放,承接阳光,吸吮雨露,融入美妙缤纷的色彩世界。可她的花瓣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她担心那会是很丑的——同时又对自己深感好奇。

    ⑧终于到了9月末,做决定对她而言愈发难了。恐惧和好奇、安全和生命的乐趣在花的灵魂之中战事正酣,没有任何一方占据上风。现在的她,已经长成了一枝老蓓蕾。也许她依然有所期待,直到外部绝对安全为止。她一直是个蓓蕾,不曾有过丝毫开花的经历,此时她的心中却有一种渴望越来越强烈:绽开的花朵是多么美啊!那朵锦葵配上地那粉虹色的面颊显得多么协调! 野豌豆花在风中摇得多么狂野|金黄色的太阳花鹤立鸡群又是多么引人瞩目啊! 而她,却是一枝日渐忧伤的花蕾。一天天地,她想清楚了,一枝安逸的蓓蕾在骨子里却是一朵花,一朵不敢开放的花。

    ⑨后来,在一个美丽的秋日清晨,她从变硬的外壳中探了出来的,是一朵美丽的雏菊。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现在她知道了,开花意味着存在而与能力大小无关

    (选文有删改)

    (1) 默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 拟人是想象性作品最常用的手法,下面是小西同学摘录整理的本文中的一些拟人语句,请你先判断他对拟人手法的理解及例句选择是否正确,再选择其中正确的一句进行赏析。

    拟人: 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

    A. 赋予物以人的外貌: 那一树的樱桃花,前一天傍晚还都是粉嫩粉嫩的,滋润饱满,第二天早上却大多都

    被冻了,颜色黯淡,软软地垂挂在枝头。

    B. 赋予物以人的动作: 她在风中猛烈地摇头。

    C. 赋予物以人的心理:可她的花瓣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她担心那会是很丑的——同时又对自己深感好奇。

    (3) 在朗读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时,小西感觉三个“多么”应该重读,但又说不清楚原因,请你帮他解答疑惑。
    (4) 座右铭是指人们激励、警戒、提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结尾处划线句子可否作为你的座右铭? 联系实际谈一谈。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

    ①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②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③“对不起! ”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④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 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 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 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⑤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⑥方子儒点了点头。

    ⑦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⑧年轻人看也没看,说: “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

    ⑨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

    ⑩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⑪“当然! ”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 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 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⑫年轻人笑了: “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⑬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⑭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⑮年轻人点了点头: “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

    ⑯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

    ⑰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 “那他们逃过学么?”

    ⑱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 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⑲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⑳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㉑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 “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 ”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已听错了。

    ㉒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㉓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2) 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
    (3) 第(2)段写“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请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4) 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标准

    方式

    方子儒

    年轻人

  • 12. 名著阅读
    (1) 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小说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B . 《西游记》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 .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其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 .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2)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如果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朋友,共走漫漫人生路,你会选择哪一位?请结合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三、表达与写作(共10分

  • 13.  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童年时,母亲带他到新华书店买《岳飞传》小人书。他回忆自己读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时说道:“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 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读书故事,你大概也会联想到自己从书中受益的故事吧。在“用书香涵养精神力量”的读书交流会上,请你向同学们讲述你类似的读书故事。(150字以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