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

修改时间:2024-10-10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1899年,美国向英、法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其直接目的是(       )
    A . 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B . 争夺利益,共同奴役中国 C . 推动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 D . 派兵驻守,打开中国大门
  • 2. 某校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专题做了如下梳理。对该专题主线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 .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C . 救亡图存的探索 D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3.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一份纲领,该纲领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个纲领是(       )
    A . 《资政新篇》 B . 《变法通议》 C . 《国闻报》 D . 《天朝田亩制度》
  • 4. 某校准备举办中国近代历史陈列展,其中一块展板的内容是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请你将以下史实进行排序(     )

    ①金田起义 ②北伐和西征 ③定都天京 ④天京陷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①②④
  • 5.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一条款出自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通商章程善后条款》
  • 6.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侵略。读列强对华侵略的相关数据可知(       )

    项目

    1894年前

    1895—1900年

    外国在华开设工厂

    80家

    933家

    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

    2800万元

    5.2亿元

    ①列强对中国不再军事侵略而是经济掠夺     

    ②列强通过投资办厂的方式进行经济侵略

    ③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总量在明显上升       

    ④列强在华投资使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7.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等。清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教育水平 B . 助力政治变革 C . 抵制外来侵略 D . 适应洋务需要
  • 8. 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 . 平壤战役 B . 黄海海战 C . 辽东半岛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 9. 1873年,清廷首次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 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1875年,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说明清朝( )
    A . 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 B . 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 C . 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 D . 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
  • 10. 1895年春,有一群举人在北京参加会试,他们可能会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 B . 戊戌变法 C . 慈禧发动政变 D .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 11.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 .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 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 . 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12. 洋务派主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他们主张改变( )
    A . 清政府的统治地位 B .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C . 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状态 D . 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13.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 )
    A .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 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C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 . 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 14. 民国三年,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其中民国三年是哪一年(       )
    A . 1911年 B . 1912年 C . 1913年 D . 1914年
  • 15.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报刊纷纷涌现(见图)。他们宣传的主流思想是(       )

                 

    邹容和《革命军》                                     陈天华和《猛回头》《警示钟》

    A . 中体西用思想 B .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 . 维新变法思想 D . 君主立宪制思想
  • 16. 造成下表后果的主要因素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 . 清政府腐败无能 B .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 二次革命的发动 D . 军阀的割据混战
  • 17. 下图是钱病鹤创作的漫画——《辞旧迎新》,以1912年人们欢庆元旦、辞旧迎新为主题,以国旗的变迁来说明政权的更替。漫画中黄龙正从国旗上飞走,取代它的是一面星星围绕太阳的旗帜。“辞旧迎新”指的是(       )

    A . 民国成立 B . 清帝退位 C . 二次革命 D . 洪宪帝制
  • 18. 下图是1917-1920年部分历史事件。从中可看出(     )

    A . 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B .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C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 .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19. 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
    A . 曾国藩李鸿章 B . 康有为梁启超 C . 孙中山黄兴 D . 陈独秀李大钊
  • 20.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①反对巴黎和会上有关中国问题的决定

    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救国的出路

    ④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联合斗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他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材料一中“激烈的禁烟运动”指哪一事件?这个事件是在谁的主持下完成?
    (2) 图中“A”区域是什么地方?被哪个国家侵占?
    (3) 依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是否满意?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英国采取了什么行动?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剑桥中国晚清史》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 根据材料三,归纳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此次变法运动有哪些相关措施可以体现这方面的作用?请列举一点。
    (4)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给我们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方面说明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据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知识青年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青年杂志》的创刊者及1919年后《新青年》系统介绍的主要思想。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主力的变化及其性质。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
    (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在何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