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10-21 浏览次数:24 类型:开学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沟通如雷”主题综合活动。

  • 1. 沟通如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沟通不是走tóu(  )无路的挣扎嘶吼,不是____(A.不由分说        B.孜孜不倦)的固执己见,而是心意相通的情感交流。沟通能为心灵打开一扇窗,态度积极,话语温暖,如窗外日光朗照;思想蓬勃,见解ruì(  )智,如窗内枝叶舒展。沟通融洽时,智慧如树叶翩飞,可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tóu( )      ruì( )

    (2)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成语填入横线处。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的一项是(  )。
    A . 不由分说 B . 孜孜不倦
    (3) 有同学为主题活动撰写了下列这副对联.请调整下联的语序,使之工整。

    联通大千世界窗开一点

    言多几分知晓百态人间

  • 2. 古诗词是古人与我们跨越千百年的美好沟通。

    精神/风骨

    古诗文名句

    自信自立

    长风破浪会有时,①。(李白《行路难》)

    深情思念

    露从今夜白,②。(杜甫《月夜忆舍弟》)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因思杜陵梦,④。(温庭筠《商山早行》)

    热爱田园

    收尽春光。有⑤。⑥,菜花黄。(秦观《行香子》)

    (1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但愿人长久,⑧。(苏轼《水调歌头》)

    忠君之志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惆怅失落

    秋草独寻人去后,⑩。(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欲说还休,⑪。(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3. 得体的沟通让人如沐春风。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下列句子中选择敬词谦词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 您能赏脸来这个比赛现场,我们真是高兴万分。 B . 关于这一题,我想发表下高见。 C . 你上次送我的字画,我一直惠存着。 D . 初次光临你的寒舍,我感到十分荣幸。

二、“守护花开”文学阅读活动。

  • 4. 现代文阅读。

    葵花之最

    毕淑敏

    ①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称为春天,这是我们这帮小女兵从平原家中带来的习惯。

    ②快到“五一”节了,冰封的道路渐渐开通,春节慰问品运到了。五颜六色来自五湖四海的慰问袋最受欢迎。小伙子们希望从绣着花的漂亮布袋里,摸出一双精致的鞋垫,做一个浪漫的梦;姑娘们没有这份心思,只想找点稀罕的吃食,打打牙祭。整整一个冬天,除了脱水菜和军用罐头,没有见过绿色。可惜,关山重重,山路迢迢,花生走了油,瓜子变了味儿;沙枣颠成粉末,面粉烙的小果子像出土文物。

    ③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清香。那是一个绣着黄色“八一”和红色五星的小白口袋。针脚毛茸茸的,绣活儿手艺不高,想必出自一个笨手脚的胖姑娘。打开一看,是一袋葵花子,颗颗像小地弹一样结实,饱满得可爱。我们每个人抢了一把,一尝,竟是生的。葵花子中埋着一封信:“敬爱的解放军叔叔们……”信是从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小学发出的。

    ④我们趴在地图上找。湛江,好远!那里是亚热带,一个很热的地方。孩子们请求解放军叔叔们,把他们精心挑选出的葵花种子,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我们把手中的葵花籽放回布袋。那清香,是阳光、土地和绿色植物的芬芳。

    ⑤昆仓山咆哮的暴风雷,伴随着我们进行讨论。为什么只写给解放军叔叔?边防线上也有解放军阿姨呀?!在国境线上种葵花,多么美妙的想法!每当葵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将有一条金色的国境线。

    ⑥这根本不可能!昆仓山是世界第三极,雪线上连草都不长,还能开葵花?!

    ⑦我们都默不做声了,只听见屋外风在嘶鸣。大家决定由我给孩子们回一封信,就说葵花籽是解放军阿姨们收到的,只是这里很冷很冷……

    ⑧昆仑山的“夏天”到了。

    ⑨信早已写好,却终于没有发出。我们大着胆子,把葵花籽种在院子里,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

    ⑩A种子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起来。

    ⑪昆仑山默默地认可了这些来自亚热带的绿色幼苗,就像它认可了我们一样。

    ⑫然而,我们高兴得太早了,不知道是上个冬天最迟,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

    ⑬奇迹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它并不是最强壮的,也许因为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受到启发,我们用石头为葵花围起了一圈不透风的篱笆。现在,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

    ⑭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钮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⑮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雷,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B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石围墙也被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凝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其上,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蘖出的葵花籽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葵花身上的冰花越结越厚,最后,凝固成一个方柱形的冰晶。

    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 请从“我们”的角度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梳理故事情节。

    (2) 毕淑敏散文的语言生动且耐人寻味。请从划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按要求赏析。

    A.种子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起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B.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赏析)

    我选句,赏析:

    (3) 文章多次描写了环境的恶劣,请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4) 文章结尾说葵花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请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驿路梨花》从借花喻人角度来谈谈你的理解。

三、“水浒人物品评”名著阅读活动。

  • 5.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英雄侠士。

    通过个人命运的变化品评人物

    阅读提示:根据目录,梳理人物相关的主要情节。阅读小说时抓住人物经历的关键点。

    (1) 根据以下描述,请在A处填人名。

    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缲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A。(人名)

    (2) 根据以下梳理,请在①②处填补该人物的主要人生经历。

    →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②→大闹野猪林→二龙山落草

    (3) 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从他的性格角度说说主人公结局为何能得以善终?

    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他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选自《水浒传》第九十九回

    (4) 仿照《林冲小传》给上面主人公写一则120字左右的小传。

    林冲小传

    林冲,绰号豹子头,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妻子被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他经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风雪山神庙等事件后,被逼上梁山。他也从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变为奋起反抗。后火并王伦,寻晁益为梁山寨主。征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

    (5) 阅读下面第7回中鲁智深和林冲的一段话,说说两人的不同之处。

    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一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智深道:“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

    林冲,鲁智深

四、“传承优秀文化”古诗文品鉴活动。

  • 6. 补全对话。九⑴班刘恩同学在整理归纳古诗意象时遇到了困难,现请你跟他一起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联系诗歌内容讨论“行舟、轻舟”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春游

    陆游

    兰亭路上换春衣,

    梅市桥边送夕晖。

    闻有水仙翁是否,

    轻舟如叶桨如飞。

    刘恩:我觉得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出行的方式。“一别心知两地秋”使得惜别之情,溢于言外。所以我认为“行舟”这个意象包含了诗人的离情别绪。但是“轻舟”我就不知道了,你能帮帮我吗?

    我认为:

  • 7. 古诗文品鉴活动。

    记过合浦

    苏轼

    余自海康适合浦,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或劝乘疍海即白石。是日六月晦 , 无月,碇宿大海中。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稚子过在旁鼾睡,呼不应。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也。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海康:海南一地名,下文加横线的“合浦”“廉村”“官寨”“白石”“徐闻”皆地名。②乘疍(dàn):乘坐疍舟(指南方沙数民族之船舶)。③并:(bàng)海:依海,沿着海路。④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⑤过:苏轼幼子苏过,字叔党,人称小坡。苏轼连年遭贬,苏过一直相随身边。⑥即苏轼所撰写的《东坡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三书。苏轼在《答苏伯固书》中说:“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也。”

    (1) 解释加点字。

    劝乘疍并海即白石。②起坐四

    ③余自海康合浦。④连日大

    ⑤【碇】形声,字从石,定从声。“定”意为平息静止。“石”指石块或石墩。故“碇”本义表示稳定船身或系船的石墩;在“碇宿大海中”句子中,“碇”意思是

    (2)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

    (3) 文中写了两次叹息,“四顾太息”和“抚之而叹”,作者“太息”的是,更“叹”
    (4) 研读全文,分析苏轼的心境变化。

五、“书写青春风采”表达交流活动。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好奇心创造科学家和诗人”

    同一个话题竟有这么多不同的结论!那我该如何对待呢?

    “好奇害死猫”

    “好奇心其实是希望的别称”

    “少见多怪”

    ……

    “我该如何对待呢”这一追问,或启示我们调查求证,或触发我们全面思考,辩证对待,或警醒我们不要人云亦云,或引起人们反思自己言行,或……请围绕“我该如何对待呢”这一追问,从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任务三]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⑵不少于600字;⑶不得套作、抄袭;⑷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