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三月测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11-29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运用(共29分)

  • 1. 默写古诗文。
    (1) ,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4) 有的名字源于古诗文。如“息心”源于庄子《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

    “悠然”源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5) 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李贺《雁门太守行》),描写了战争形势的紧迫;“”(《木兰诗》)表现了战争的激烈残酷和旷日持久。
    (6) ,闻说鸡鸣见日升,,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2. 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都写到“秋",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有什

    么不同?他们借秋天的不同景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无我之境”,既是一种评判诗词境界的标准,也是做人境界的____。人只有超脱功利, xīn  wú páng wù, 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一个人具有了无我精神,他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带领团队在荒凉的大漠中qián  xīn研究, 终于造出了中国的第一颗氧弹。之后他依旧____,继续进行核武器的研究。于敏一生许国,不计得失,这是他的无我精神。“时代楷模”彭士勇于创新、善于攻关,最终践行了自己许下的“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shì yán。

    国家功勋们的做人境界,普通人或许达不到。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获取前进的方向。生活中,我们应该勇敢____,追求属于自己的无我之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xīn  wú páng wù(  )   qián  xīn (  )   shì yán (   )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标尺  销声匿迹  担负 B . 标尺  隐姓埋名  担当 C . 标示  隐姓理名  担负 D . 标示  销声匿迹  担当
    (3)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获取前进的动力。 B . 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找到前进的动力。 C . 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吸收成长的营养,获取前进的方向。 D . 但普通人可以从他们身上吸收成长的营养,找到前进的方向。
  • 4. 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含义。

  • 5. 读下面球讯,请表述球讯内容。

    球讯

    男篮(下午第二节课后,小操场):初二(5)班VS初二(8)班

    看点:火龙(五班中锋3号)PK神雕(八班中锋9号)

    校学生会

    6月5日

    我的表述:

  • 6.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各题。
    (1) 梳理保尔的成长史,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保尔参加筑路时患上伤寒②保尔与白军战斗时腿部负伤③保尔历尽艰辛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④保尔接受朱赫来传播的革命道理

    A . ④③②①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②①④
    (2) 《朝花夕拾》中有许多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平凡且有弱点,但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说说人物形象。

    阿长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二、阅读(共41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 , 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有仙则

    ②谈笑有鸿儒

    ③孔子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安贫道/好之者不如之者 B . 产业/卖炭得钱何所 C . 如也/养之福,可得永年 D . 焚毁其书而求改嫁/异二者之为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

    (5) 【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中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奋跃而上,激扬青春力量

    张凡

    ①青年者,人生之华也。人们总是把最美好的词语赋予青春,把最热忱的希望寄予青年。一代代青年在心系家国、无畏向前的奋斗中,回答着“青年何谓"“青春何为"的人生考题。

    ②从百余年前,一批批有志青年以舍生忘死的呐喊,推动暮霭沉沉的中国步入“觉醒年代”;到今天,新时代青年满怀“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与时代共同成长。无数青年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创造,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塑造青春中国最美的模样。历史波澜壮阔,镌刻下青年的名字;未来长空万里,期待着青年的进发。

    ③青春总是同梦想相伴,而梦想需要与奋斗同行。当年,一支支青年垦荒队奔赴荒原冻土、战天斗地,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新时代,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播撒知识,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置身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新时代青年更需要发扬奋斗传统、释放奋斗激情。奋斗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根植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青春才能绽放绚丽之花。奋斗也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显担当。甲____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不惧挑战的探索尝试、不畏艰难的负重前行,都是对青春最有效的磨砺。向下扎根,向上拼搏,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

    ④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十几年如一日深耕坚守,周雷培育出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底气;孜孜不倦探索,潘时龙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超高分辩率微波光子成像雷达,探索出雷达未来发展的可行途径乙____放眼神州大地,一大批青年在创新创造中挑大梁、担重任,彰显着勇于创新的精气神。今天,我们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呼唤着大批创新型人才。作为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群体,广大青年尤应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争当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尖兵,善作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锋,在助力人民美好生活上勇探索,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⑤青春孕育无限希望。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力量,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4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结尾段再次重申论点,使论点鲜明有力。 B . 作者认为从过去到现在,青年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塑造青春中国最美的模样 C . 纵观全文,青春要与奋斗同行,青年要有创新的热情与动力,这样才能为民族和国家做贡献。 D . 选文发表于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文章内容激情澎湃,对新时代青年有极强的感召力。
    (2) 如果将阅读资料卡的内容作为事实论据放在选文中的甲处或乙处,你认为放在哪里合适,请简述理由。

    阅读资料卡

    徐乃超,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民警。他曾参与黄河抗洪抢险,也曾参与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回收、安保等工作。他与妻子在戈壁滩建立了“戌边夫妻警务室"。

    我选处,理由:

    (3) 请梳理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 9.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风裹着黄沙,席卷着呼吉格尔村。一连几天,耿臣都坐在大门口,在村里生活了四十多年,他忽然对眼前的一切感到陌生。田里的麦苗歪在沙尘里,山坡上仅存的几棵榆树也被剥出老根,目之所及,骨黄一片,他记得小时候,沙丘离村子还挺远,不像现在,虎视眈眈,随时要把呼吉格尔村吞掉。

    ②“沙子快埋脖梗啦,这日子啥时是头!”媳妇决定要搬家。“谁爱走谁走,俺坚决不走!“耿臣有他的想法。大家都走了,就等于把村子拱手让给沙漠。那样,家就没了。

    ③风,在旷野里回旋、扭转,像极了吼叫的野,呼吉格尔村的夜晓,看不见明月星辰,只有无边的黑暗与深深的恐惧。

    ④耿臣坐在炕上抽烟,烟头一明一暗,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子里渐渐成熟:种树治沙,把呼吉格尔山闹绿了!村长被耿臣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直盯着耿臣看了半分钟。仔细再听,耿臣嘴里嘟哝着:“俺在呼吉格尔山上放了七年羊,山变秃了,俺有责任。”

    ⑤于是,耿臣卖了一百多只羊,买树苗上山。耿臣媳妇怂恿根子阻止耿臣上山,而根子却说他也要上山,爹是山大王,他就是小山大王。

    ⑥耿臣的老母亲听说了,从十多里外的大儿子家赶来了。瞅见憨笑的儿子站在门前迎接她,眼角顿时有了泪。日子过成这样不容易,为哈非要上山受罪呢?这时,根子抱一捆山杏树苗跑进院子。耿臣媳妇埋怨;“呼吉格尔山上人都难活,这小树苗还没有你结实呢!”

    ⑦根子却说:“我叫根子,杏树苗也有根,只要有根,在哪儿都能活。”

    ⑧就这样,耿臣在呼吉格尔山上搭了一间牛顶架窝棚,里面盘了火炕,摆上小桌椅好歹算个落脚处。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挖坑种树,夜幕降临才收工休息,饿了吃点干粮,一想到山上将长满绿树,身上便有使不完的力气。

    ⑨夜幕下,耿臣弯腰挖坑。月光照在他精瘦的脊背上,照着一排排深色的树坑,也照在媳妇泛泪的眼睛上。与丈夫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出来,耿臣固执,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当初,她也正是喜欢丈夫这一点。

    ⑩十多年后,呼吉格尔山长了草,各种树木也更显挺拔。相互辉映的绿色是那么难得,那么夺目,像一块蛋糕,馋得人想上去咬一口。这也招来了羊群牛群。根子发现有人来山上放羊。骂,不行。打架,更不是办法。耿臣几乎一宿没睡。他要想个彻底解决的

    办法,第二天一早就下山了。

    ⑪原来,耿臣去找了蒙古族朋友巴图,想借几条狗看护草场。巴图爽快地答应了,让女儿娜仁送狗上山并帮助训狗护山。

    ⑫山上有了狗,放羊的不敢来了。于是他们开始报复,把耿臣家的水井用大石头堵死了……耿臣的母亲一着急,病了。临终前,她留下了一个小布包,包里有她半辈子积攒的钱,说要给孙子说媳妇用。弥留之际,老人说:“儿啊,你可坚持到底呀!”

    ⑬因为一系列的变故,根子原来订下的婚事也吹了。

    ⑭ “咱不能在山上待了,下山吧。”媳妇哭着求耿臣。耿臣心情复杂,斗争激烈。“上山这么多年,我已离不开呼吉格尔山了。”根子忽地站了起来,抓住妈妈的手,安慰道 “妈,我一定给您娶上儿媳妇,娶一个像奶奶、妈一样爱山上一草一木的媳妇。”

    ⑮耿臣的媳妇含着眼泪笑了。根子张开双臂,对着天空大喊:“我是根子,是呼吉格尔山旱不死的草根子,是拔不掉的树根子,”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根子的喊声在天空中回荡。

    ⑯根子和娜仁在农校参加畜牧培训班时再次相遇。爱情就像对接的电线,一旦心通了,就不再分开。根子和娜仁结婚了。

    ⑰转年,耿臣拉树苗时,汽车翻了。再次清醒时,耿臣发现自己躺在担架上,被众人抬着往山下走。他太累了,眼皮沉重,真想美美睡上一觉。耿臣拉着儿子说:“根子呀,爹是怕不行了,你和你媳妇可不能把治沙的事儿半道撂下。”

    ⑱“爹!”根子含着眼泪,大喊。

    ⑲村长说:“老耿,放心,咱村开始全面推行治沙造林股份制,鼓励全村人上山治理生态,现在,咱蒙汉乡亲都支持!”

    ㉑担架被抬起来,向山下走,后面的人紧跟着。乡亲们不断地从家里、田间地头涌来。

    ㉑山路崎岖,鸟鸣阵阵。苍莽辽阔的呼吉格尔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迎风挺立。耿臣长舒了一口气,露出轻松而幸福的微笑。

    (选自《内蒙古日报》,王樵夫作品,有删改)

    (1)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黄沙肆虐,决定治沙→①  →治沙遇挫,守护草场→②

    (2) 请结合选文,品读下面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相互辉映的绿色是那么难得,那么夺目,像一块蛋糕,馋得人想上去咬一口。(请写出与句中画横线部分相照应的情节)

    (3) 请分析第①段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4) 请从"像石榴籽一样”和"像蒙古马一样"中选择一个作本文的题目,并结合阅读资料卡和选文内容简述理由。

    阅读资料卡

    资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繁荣、和谐、幸福。

    资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

三、写作(共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心灵会纯净安宁;驻足于感人的场景,性情会豁达阳光;遨游于书籍的海洋,思想会丰满深邃。亲友团聚,欢快温馨;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书画相伴,闲适舒展……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流连。

    请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