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素养评估试卷

修改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

    A . 割让香港岛 B . 赔款白银4.5亿两 C .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 2.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中国与各国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的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条约”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望厦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北京条约》
  • 3.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情况,即( )
    A .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 . 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C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 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 4. 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俄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中国新疆大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
    A . 边疆危机 B . 瓜分狂潮 C . 救亡图存 D . 开眼看世界
  • 5.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 . 瓜分中国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 6.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
    A . 清军战斗力不强 B . 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 .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 . 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7. “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 )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8.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 .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9. 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留存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可以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 )
    A .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 清帝下诏退位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10.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该规定出自 ( )
    A . 《定国是诏》 B . 《同盟会宣言》 C . 《民报》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1. 如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 . 公元1912年 B . 公元1918年 C . 公元1919年 D . 公元1920年
  • 12. 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请你为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

    A .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C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 . 中华民族的崛起
  • 13. 1919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由于 ( )
    A .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B .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 .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D . 巴黎和会促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 1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关部门启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该活动循着党的活动轨迹进行采访,第一站应是(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南昌
  • 15. 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的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 . 维护国共合作 B . 注重军民关系 C . 强调农业生产 D . 重视城市起义
  • 16.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 . 国民大革命 B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7. 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对某事件评价说:“它不是几个将军的私人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者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的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他所评论的“某事件”的解决对时局的影响是 ( )
    A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 “双十协定”的签订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D .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 18. 为了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③发展生产

    ④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9. 1942年1月英国《泰晤士报》中写道:“(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是指 (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20. 陈毅元帅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 )
    A . 粉碎了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 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 一举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21. 平津战役前,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曾十分担心北平文物和古城墙毁于战火,但事实上它们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得以保存。这主要是由于(    )

    A . 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 B . 解放军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 C . 北平人民群众的全力保护 D . 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
  • 22.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主要强调了( )
    A .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 土地改革中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C . 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 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 23. 以下文字取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文中对话反映的主旨是(    )

    (时间:1898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  开工厂?

    秦仲义  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

    A . 民生主义 B . 思想解放 C . 实业救国 D . 外争主权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 24. 某初中组织八年级学生进行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开设近代中国人物肖像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准备资料阶段,小史同学搜集了下列人物肖像。

    材料二 项目实施阶段,小史同学制作了项目式学习清单

    项目名称

    近代中国人物肖像展

    驱动性问题

    介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展示近代中国发展历程

    项目任务

    布置展馆1:屈辱史馆

    布置展馆2:

    布置展馆3:

    学习成果

    撰写中国近代发展历程学习心得体会

    请回答:

    (1) 问题一:小史同学不知道如何撰写人物展览解说词,请你撰写林则徐的解说词,供他学习参考。
    (2) 问题二:你发现李鸿章既可以放进展馆1,也可以放进展馆2。据此,请你为展馆2、3分别命名。
    (3) 问题三:为展馆2、3分别选取2个你认为适合的历史人物,并说明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4) 问题四:请撰写学习中国近代发展历程的心得体会。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请回答:

    (1) 问题一:材料中,A、B两个天平图案代表着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同的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具体史事一件,以匹配A、B两个天平图案。材料所示两组矛盾同时存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2) 问题二: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展开论述,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