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16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àn)头       愧(zuò)       (qiè)而不舍       (huǐ)人不倦 B . (wěi)琐       污(huì)       慷(kǎi)淋漓       (kē)捐杂税 C . (léi)弱        狂(lán)       气冲(dòu)牛       (hān)然入睡 D . (shí)        震(sǒng)         深(wù)痛疾       心不在(yā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蔚蓝    如释重负    目不窥园    风餐路宿 B . 鲁莽    颠沛留离    千钧重负    海市蜃楼 C . 炽热    群蚁排衙    血气方刚    仙露琼浆 D . 遨游    祸不单行    语无论次    以身作则
  • 3.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B . 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最苦与最乐》告诉我们: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 C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写景状物散文《紫藤萝瀑布》正是运用此法,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给予读者启迪。 D .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高手在民间”,卖油翁用倒油的绝活使恃才傲物的陈尧咨心悦诚服。

二、句子默写

  • 4. 古诗文默写。
    (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 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3) 《陋室铭》中,“”两句描写居室环境,可以从淡雅之色中感触作者的恬淡之心。
    (4) 寓情于景,在景之外有诉不完的深情。“”(杜牧《泊秦淮》),借歌女讽刺寻欢作乐、不重国事的达官贵人,把兴亡之忧融入悲凉的意境,读来沉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诗人事业未竟,青春已逝,却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甘于奉献,把至死的忠诚写入想象的春光,读来动容。

三、名著阅读

  • 5. 名著阅读。

      (A)  有四十上下岁,不高的个儿,一张长瘦的脸,两只望天儿眼睛。上身穿着蓝号坎儿,汗碱有五分厚;裤子也是蓝的,补着各色的破布,腿上还有两三个窟窿。赤着脚,张了嘴的破鞋,用麻绳儿绑着。手里提着条和地皮同色的小毛巾,敞着怀,肋条一棱一棱的挂着些鲇皮,皮上滋满了多日的黑泥。

      (B)  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C)  是个诚实可靠的人,三十多岁,头上有块疤——据说是小时候被驴给啃了一口。除了有时候爱喝口酒,他没有别的毛病。今晚他又喝多了点,头上的疤都有点发红。

      (D)  能在车口上,亮着自己的车,和身上的白裤褂,和大家谈天,老不屑于张罗买卖。他一会儿啪啪的用新蓝布掸子抽抽车,一会儿跺跺自己的新白底双脸鞋,一会儿眼看着鼻尖,立在车旁微笑,等着别人来夸奖他的车,然后就引起话头,说上没完。他能这样自“泡”一两天。

      (E)  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

    以上五段外貌描写代表老舍笔下的五位人力车夫。请结合《骆驼祥子》一书的阅读经验,至少找出两个源自该部小说的人物,对应选文中的字母,判定人物姓名,并简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1) 选段中的()是,他在《骆驼祥子》中的相关故事情节是
    (2) 选段中的()是,他在《骆驼祥子》中的相关故事情节是

四、综合性学习

  • 6. 班级组织“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成果分享会,请你结合下面插图,联系教材所学课文的内容和时代背景,任选一个给同学们讲讲课本里的爱国故事。(7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乙)“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节选自杨振宁《邓稼先》)

    (1)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段的主要内容,谈谈你从中认识的邓稼先。
    (2) (甲)段的自然段长短相接。你觉得这样的结构对塑造人物和抒发情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3) 请赏析(乙)段中运用“引用”或“排比”手法的文句。(任选一种即可)
    (4) 请你仿照选文中“我不能走”这一小标题,为下面三则链接材料加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

    材料一:

    (名字鲜为人知  功绩举世瞩目)1950年8月,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美国想以最优厚的待遇留住他。8月20日,邓稼先获得学位仅九天,就与众多的爱国专家学者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向祖国母亲的怀抱。28年隐姓埋名,缔造了祖国核武器事业的大厦。

    材料二:

    (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所以,从1950年开始,钱学森返回祖国的路途历经磨难。1955年9月17日,历经五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又经过十年造成导弹、原子弹。

    材料三:

    (勇挑重担  甘为人梯)1946年,钱三强荣获法国科学院物理学奖;1947年升任研究导师,并获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他早已是卓有成就的实验物理学家,却在1948年选择回国,并无条件地服从祖国的需要,主要从事科学组织工作,为别人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条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缝补的时光

    ①每天准时接送女儿是我必须做的事,哪怕是她今天早上刚刚和我拌过嘴,哪怕是今天晚上这样风雪交加的寒夜。到家了,刚刚将风雪关在门外,放下书包的她就开始叫我:“妈妈,我的裤子破了一个小洞洞,请你给我缝补一下。”

    ②缝补?这是久别的词汇了!连家里的针线盒,竟不知躲在了哪里。给母亲打电话,她说在大卧室柜子最里面的角落里。到底是老辈人离不了的物件,果真找到后,看着遗忘的针线盒,眼前浮现出几代人缝补的时光……

    ③记忆里,外婆的针线活是村里出了名的。母亲结婚很多年后,衣服还都是外婆缝的。小姨穿的衣服,很多都是母亲和二姨的旧衣服;小舅穿的衣服也是大舅二舅的衣服改制而成的。外婆如果生活在今天,一定是极有天赋的服装设计师,她能把黑色和蓝色的布缝制成复杂的中山装,也会用碎花布缝制圆领或V领的无袖衫。尤其是她用小姨穿旧的白衬衣,为我缝制的“小衣服”,样式新颖,贴身舒适,吸引身后多少艳羡的目光。在她缝补修缮的一件件衣服中,我逐渐明白,傻傻的我开始长大了。

    ④上小学,对四年级时的那个冬天印象最深。我和同学堆雪人,堆得又高又肥,就是找不到红色的东西点缀嘴唇。有人提议,把我花棉袄口袋里的布剪一小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雪人堆成了,白色的外套,两个拇指大小的石炭做成的眼睛,红色碎花布做成的小嘴巴,头顶是稻草做成的帽子,静静地站立在学校的小院子里,成为师生们眼中的艺术品。

    ⑤当晚也是风雪呼啸,白天的兴奋变成了害怕母亲发现的战战兢兢,那可是新棉袄。越是害怕,越是糟糕,口袋里露出了雪白的棉花,直逼母亲的眼睛。母亲盯着我,听我交代完毕。奇怪,母亲竟然没有扬起宽厚的手掌,也没有愤怒地呵斥,只是冷静地说:“以后不要这么糟蹋东西了,要爱惜!”就是那晚的煤油灯下,我写作业,母亲为我缝缝补补,用一块相同的花布修好了口袋的缺口。那一晚,我始终没有心思写作业,偶尔抬头,眼里全是母亲一针一线有序地交替,那是缝补幼稚的童年,也是缝补童年的纯真。

    ⑥在我上中学时,家里有了第一台现代化机器——缝纫机。自从家里有了它,母亲缝缝补补的事儿就增多了,邻居们大婶大叔家的衣服剐破了,裤子磨烂了,都是拿到我家,由母亲踩着缝纫机缝补。缝纫机是半自动的,靠双脚有节奏地踩踏,踏板带动皮带,转动机头,密密麻麻地行走,缝补的针脚,细而密,看起来整齐,穿起来更结实。

    ⑦现在轮到我自己拿起针线,真奇怪,女儿竟然想起来缝补这种方式,着实让我震撼。曾经,衣服裤子不小心划破一丁点小口子,她就坚决不穿;即使拿到缝纫店,用最漂亮的图案贴住残损,也只是周末在家里,偶尔穿一下。可今天如此例外,这还是最近对我非常抵触的女儿吗?或许,学习压力伴随着青春期的冲动和叛逆,只有一针一线的细细的爱才可以融解冰雪。

    ⑧我不知道,缝补技术是不是也会有遗传。女儿的裤子是灰色的,我掌出灰色线,取出一根三厘米长较细的针,穿针引线。线头好像故意和我玩游戏,一次次都拒绝我。女儿看我笨手笨脚的样子,主动提出帮我穿针。她戴着150度的近视眼镜,一次就成功了。我接过针,在线的末端打个结,把破洞的位置尽量对整齐,然后轻轻把针穿出布料,慢慢地,笨笨地,从破洞的最右端缝补到最左端,再从最左端缝补到最右端。这样缝补过后,应该不会再破了。正反两面检查一遍,几乎看不清线头,分不清是手工的,还是机器缝补的。女儿接过裤子,细心地看了又看,甜甜地笑了。

    ⑨缝补,在我与祖辈心间是最珍贵的记忆,对于我和女儿又是一次良好的开端。

    (1) 本文记录了哪些缝补的时光,请分条梳理。
    (2) “风雪”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任选一处,说说它的作用。
    (3) “一举一动总关情”,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分析动作描写折射出人物的哪些心理活动。
    (4) 文末结尾句,“珍贵的记忆”“良好的开端”反映本文的什么主题?

六、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二 )杨震举茂才 ,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举茂才:推举秀才。②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③谒:进见。④遗:赠与,送给。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                 ②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以上两个语段共同教给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4) 托物言志与喻理于事,你更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请联系语段(一)或(二)回答。

七、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用自己的话描述本诗首联和颈联所写的农村生活。
    (2) 请从对偶的角度赏析“出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

八、作文

  • 11. 题目:心中的    ▲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