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 . 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 . 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 . 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2)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 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言语 B .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C . 臣等不肖 , 请辞去    不肖:不相似 D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2)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B .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C . 璧有瑕,请指示 D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3) 下列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 . 《史记》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纪”是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的。 C . 参乘也写作“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D . 再拜是古代一种较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诚意。
    (4) 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选文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 . 选文中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相如的不理解。 C . 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 . 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美好品行。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注释】颙(yóng)望:抬头远望。恁(nèn):如此。

    (1) 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 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
    (2) 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描写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目之所及一片山高水长,浩渺辽阔的无边秋景的句子是“”。
    (4) 《望海潮》中描绘杭州夏秋两季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5) 《雨霖铃》中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是:“”。

六、选择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       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       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       , 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       , 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用的样式。 B .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 .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D .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 .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 .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 .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3)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 .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 . 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D .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七、语言表达

  • 7.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 8.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或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对联特点。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十里欢   迎春绿   耀眼红   千家乐

八、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成功会向你招手。

    材料二:

    有人曾说:“15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呀。18岁时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呀。”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期就越可能错过新风景,错过让你成功的人和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