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1 类型:开学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 HCO3-、HPO42-等缓冲物质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 3.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 .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 . 不同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作用的递质可能不同 C . 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 .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 4. 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 B .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呈递给浆细胞 C . 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D . 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
  • 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 . 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 . 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 6. 如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

    A . 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 . 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 . 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 . 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 7. 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 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摘除 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③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 的结论是 ( )

    A . 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B . 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C . 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 8. 某同学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 -萘乙酸(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 B .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 .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 . 用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 9. 下列关于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 B .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C .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 . 下丘脑和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但甲状腺不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 10.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带,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 .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 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 .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 .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 11.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 .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12.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 .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 13.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  )

    A . 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B .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 .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 . 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 14.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 . 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 . 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 D . 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
  • 15. 下列动物调查研究中,不可用样方法获得种群密度的是 ( )
    A . 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 . 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 C . 某地区蚯蚓的密度 D . 某地田鼠的密度
  • 16.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 . 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C . 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 . 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 17.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
    A . 群落的物种组成 B . 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 . 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 D .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 18. 下列演替现象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 . 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B . 被彻底消灭了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C .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D . 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
  • 19.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 . 某地区每年新增人口的个体数 B . 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 . 某地区每平方米草地中某种杂草的数量 D . 某河流中每平方米鱼类的数量
  • 20.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①④⑤
  • 21. 某人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初级消费者,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若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要增重1 kg体重,需要消耗绿色植物 (   )
    A . 150 kg B . 280 kg C . 500 kg D . 1 000 kg
  • 22.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 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 . 被第二营养级的其它生物所获得 C . 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 D . 被分解者分解发散到环境中去
  • 23. 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 B . 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信息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 C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 D . 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
  • 2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25.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 2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 . 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27.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的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 .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 .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 28.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从而获得稻、鱼、桑三丰收。与该生态系统不符的叙述是(   )
    A . 人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 B . 使物质能够更好循环 C . 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 . 提高了能量传递的效率
  • 2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 . 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 . 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 . 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 . 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 30. 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广州市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湿地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 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 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 . 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二、综合题

  • 31. 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 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 (正、负或零)电位。
    (2) 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最先的方向是
    (3) 在通常生活条件下,乙图中接受了适宜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活动。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递的结构由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总是由胞体传向
    (4) 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图乙中④属于神经元的部分。
  • 32. 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②~⑦过程中需要抗原刺激的过程是
    (2) 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活性物质E是
    (3) ①~⑦过程中只发生于二次免疫反应过程的是
    (4) HIV侵入人体后,导致体液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的原因是HIV大量破坏T淋巴细胞,不仅破坏了免疫,免疫也几乎全部丧失。
  • 33. 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2能量金字塔中的①和③营养级,分别与图1甲、乙、丙、丁四种群中的哪一个对应?
    (2) 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是
    (3) 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4) 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000kJ能量,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E代表的生物可获得kJ能量。
    (5) 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图1中曲线的振幅将如何变化:
    (6)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甲生物的种群密度。发现甲生物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三、实验题

  • 34. 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但不知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还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探究实验如下:

    ( 1 )实验假设: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 2 )材料和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等。

    ( 3 )实验思路:

    ①将实验动物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含量。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切除,B组做假手术处理。

    ③对组动物注射

    ④一段时间后,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含量。

    ( 4 )实验结果:若,则假设成立。

  • 35. 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
    (1) 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为什么?
    (2) 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根的生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3)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以下三组:

    组别

    A

    B

    C

    浓度mol·L-1

    10-12

    10-9

    10-6

    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4) 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的结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