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37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 窥视黔贵;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
材料一:
图一: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上签约的场景 图二:1900年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
材料二: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新的发展道路。——《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一:为庆祝建党95周年,九年级某同学做了一首诗:
从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她引领着革命的正确方向;
从南昌的枪声以巍巍井冈,她壮大着人民的武装力量。
宝塔山的晨曦洗掉了风尘,中国大地迸发出星光闪亮;
西安谈和共赴抗日前线,取得百年首次的大胜仗。
深入虎穴求和平蒋爽约,五星红旗迎来崭新世界。
材料二:红军歌谣:“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一:在1919年的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但是,这些要求都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
材料二:“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顾维钧
材料三: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中国人的反应会怎么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九年级某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队伍中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
材料四: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