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97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iào)    云(ní)    蓝(zhàn)    炙人口(kuài) B . 丽(qǐ)    粗(guǎng)    杂(cāo)    孜不倦(zī) C . 联(hàn)    解(pōu)    使(chāi)   怏不乐(yàng) D . 然(qiāng)    猎(shǒu)    灭(mǐn)    词夺理(qiǎng)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斑斓    打擂台    世外桃源    言简义赅 B . 汲取    圆舞曲    默守成规    自圆其说 C . 飘逸    记录片    一鼓作气    一筹莫展 D . 天骄    破天荒    一气呵成    与日俱增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走亲访友,美不胜收 B .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樊锦诗兀兀穷年 , 把大半辈子光阴都奉献给敦煌石窟的研究。 C . 广播电视卫星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推波助澜 , 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D . 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真准备,置身事外 , 确保学生复学工作顺利开展。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将爱国情怀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教育。 B . 文本核心信息的捕捉既与作者当时的创作意旨有关,也与读者心境、经历、所处时代有关。 C . 哔哩哔哩网站推送、制作、策划的演讲视频《后浪》播出后,在网络上引发激烈争论。 D . 现在疫情还在蔓延,搞好疫情防控,取决于各国是否团结合作。
  •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中,美国记者斯诺真实记录了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 B . 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受到一个疯女人的骚扰,这个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 C . 《儒林外史》中范进渴望功名却屡试不中,曾一头撞在贡院的号板上。 D . 在《昆虫记》中,蝈蝈喜欢进攻比自己大得多的昆虫,几乎总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

二、课内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岂不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B . 丈夫之        冠:帽子 C . 之命:教导、训诚 D . 威武不能屈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2) 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怒诸侯惧/夺杀尉 B . 与民由/公将鼓 C . 得为大丈夫乎/必有我师 D . 以顺为正/称善久之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 .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他运用反问句,还运用“诚”加重语气,说明他对这个观点是有疑问的。 C . 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来说明他们顺从主上,追求名利,不是真正的君子。 D . 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正面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三、课外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太尉周亚夫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 , 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陬 , 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深壁:深沟高垒。②便宜:有利。③陬:山脚。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两处)

    吴 方 攻 梁 梁 急 请 救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3)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周亚夫的军事谋略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越调·小桃红·杂咏

    元·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 , 一片洞庭秋。

    (注释)①越调:越调:元曲中的宫调。②小桃红:曲牌名。③蓼花:生长在水边的小花。④就:完成。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的画面。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一句的妙处。

五、句子默写

  • 9.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 终古高云簇此城,。(谭嗣同《潼关》)
    (2)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朱敦儒《相见欢》)
    (4) 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
    (5)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6) 无限山河泪,。(夏完淳《别云间》)
    (7)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山高水清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文化塑造着国民的精神气质与思维方式,承担引导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都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

    请将画线句改成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意

    (2) 依据提示,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上联下联分别写在横线①②处。

    冬梅  濯清涟  远群芳以无争  夏荷  傲霜雪  出淤泥而不染

    大明湖中①         

    千佛山上②         

七、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筵席分餐: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

    ①疫情期间,复工的人们执行分餐制以防范交叉感染。说来奇妙,如今普遍采用分餐制的西方,在其文明发源中心罗马,一开始采用的是合餐,而今天喜欢共举箸的中国,却在西周时就成为筵席分餐文化的先行者。

    ②“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筵席”之上分坐分食,体现的是一种礼仪,坐在筵席上吃饭得有规矩。在西周燕飨国宾、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从入席退席的顺序、座次尊卑,到席间礼仪,处处都有严格的区分。如《礼记·礼器》里的“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又如《论语·乡党》里的“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说明中国早期的分餐制度从贵族的饮食礼仪出发,借助儒家道德教化的东风,自上而下传播成主流的饮食文化。

    ③筵和席实为同义词,都是一人一设铺置于地上的坐具,区别在于筵长席短,筵大席小,筵上加席。按照《周礼》的记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之后“案、俎、几”等贵族使用的小餐桌也开始置于筵席之上,时间久了,“筵席”二字便合成一个词语。这样的坐具既适应先秦时代较为低矮的建筑空间,更适合长袍广袖、以“绔”为下装的坐姿礼仪。所以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贵族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

    ④“筵席”只是西周以物器为礼仪教化的一个侧面,除了坐具,分餐的餐具也是构成礼制和阶层隔离的组成部分。

    最典型的餐具莫过于鼎,这种由烹饪工具转变为专盛肉食的食具,因为等级分餐,顺势成为身份展现与权力象征。举杯饮酒时,周礼也依身份对饮具有严格区分:“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音zhì),卑者举角。”

    《礼记·礼器》)

    ⑥至于食物,分餐制度更为身份区别提供了便利。西周时的酱料多由珍贵的鱼、肉制成,又被称为“醯醢(音xī hǎi)”,可以说是舌尖上的奢侈品。秦代《传食律》里就曾规定官员、使者及卒人等各色人等依据身份能配给多少种酱——而周天子每次正餐都要遵循制度,摆满六十个“醢”的品种。

    ⑦伴随着一次次的民族融合和阶级流动,中国的分餐制逐渐走向合餐制,以共食的形式建构出参与者“共同体认同感”的饮食文化功能。这样的转变并不是分裂,而是在“礼之用、和为贵”的儒家早期就埋下了伏笔。

    (选自《北京日报》,作者慧文,有删改。)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筵席分餐文化”。
    (2)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 阅读第⑦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伴随着一次次的民族融合和阶级流动,中国的分餐制逐渐走向合餐制。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眼睛

    李汉荣

    ①在农家小院的正中,在光线最集中的地方,我的母亲端坐着,为我们做鞋,做枕头,缝补衣裳,在书包上绣花。此时,宇宙那明亮仁慈的光线,从几光年之外赶来,投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灌注进母亲手里那小小的针眼。每一个针脚里,每一个图案上,都注满村庄正午的温情和深蓝。

    ②看着沐浴在天光里的母亲,看着跟随母亲的目光穿梭在生活经纬里的小小针线,我终于明白:我们贴身的衣服里和书包上,织进去的不只是母亲细密的眼神,还有来自几光年之外上苍的眼神。

    ③母亲八十多岁的眼睛,还保持着少女的清澈和纯真。而世间不少的人,涉世稍深或略有阅历,目光就少了清纯,蒙上了或世故或势利或狡黠的尖灰。莫非,母亲有什么特殊的“养眼”之法?我想了解其中的缘由。

    ④那年,我回老家养病。我每天都在故乡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在无数颗露珠的照拂里走来走去,在无数片绿叶的叮咛里走来走去,在无数声鸟雀的歌唱里走来走去,在无数星子的清光下走来走去。我的心里,我的眼睛里,哪怕藏匿得很深很隐蔽的细小杂念和灰尘,都被一一洗净。我身体里的病,也渐渐离我远去。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无尘无垢,无嗔无痴,甚至有一点吐气如兰的意思了,连梦都是清洁的。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若保持身体的洁净、心灵的洁净、眼睛的洁净,保持每一个意识和念想的仁慈与洁净,那么,他将会从生命里领受到怎样单纯而又无比丰富的诗意!

    ⑤我在故乡的怀里、在母亲身边养病,病,大不好意思待在我逐渐变得干净、健康的身体里。我的身体里没有了毒素,也没有了病魔赖以存活的养料。病,知趣地走了,我养好了身体,也养好了心。那次乡村静养,等于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

    ⑥那么,母亲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心,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眼睛?我想,清晨或黄昏,原野上那无数颗透明的露珠,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我的母亲,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念念在兹于心灵的善良、纯洁和真诚;她是用一生的田野劳作和行走,与无数颗露珠——与无数颗清澈的天地之眼,交换着心灵的语言,交换着眼神。就这样,上苍把最好的露珠,交给母亲保管,露珠一直滋养和化育着母亲的心,也明净了她的瞳仁。

    ⑦一个人若很少在露珠(包括具有露珠之透明品质的事物)面前停留,激赏、感动于那无邪的纯真,并反观、反省自己内心的不洁和阴影,同时让自己被尘世污染的身体和心灵,接受其消毒、清洗和映照,那么,他的内心和眼神,就少了某种天赐的清澈。一个人若很少将目光投向苍穹的星辰,却总是锁定于功利,那么,他的心域必窄狭,眼神定然少了某种悠远和深沉。

    ⑧我的母亲,低头与露珠交换眼神,抬头与星辰交换眼神,俯仰之间,她都在吐纳天地精神。她识字不多却有天趣,因为她心存天真;她阅历不多却胸襟宽阔,因为她到过天庭。宽厚的原野和澄明的天穹,就是我母亲的心灵老师。

    ⑨一个好朋友曾对我说:“你注意到了吗?你妈妈的眼睛特别清澈,八十多岁了,还像少女的眼睛那么纯洁和深情。”他的父母去世较早,于是把我的母亲当自己的母亲对待。我的母亲是在86岁那年去世的。好朋友写了一篇短文,标题是“想念母亲的眼睛”,痛惜一位慈祥的母亲走了,人间少了一双清澈的眼睛。

    ⑩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里荡漾的是内心的光亮和情感的波澜,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折射。想念一双眼睛,其实是想念一种纯洁的感情,缅怀一种干净的人生。

    (注释)①兹:此,这个。

    (1) 文章中“母亲的眼睛”保持的特点,通过乡村静养,“我”明白了母亲拥有这样眼睛的原因是: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我每天都在故乡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在无数颗露珠的照拂里走来走去,在无数片绿叶的叮咛里走来走去,在无数声鸟雀的歌唱里走来走去,在无数星子的璀璨下走来走去。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我的母亲,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念念在兹于心灵的善良、纯洁和真诚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想念一双眼睛,其实是想念一种纯洁的感情,缅怀一种干净的人生”的理解。
    (4) 本文运用了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八、作文

  • 13. 按要求作文。

    请以“最好的安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