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现代文阅读(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许宁生

    ①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正在大放异彩,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使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②人工智能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放眼当下,人工智能正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但也要看到,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抽象和总结,转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传统人工智能这一运行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知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赖于搜索策略。可见,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③在这一背景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通过脑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神经机制的系统解析,“破译” 大脑信息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将会形成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④人工智能涉及范围极广,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全面了解大脑机制和功能更需要长时间的探索,这种创新往往需要高度专业性和长时间的储备与积累。对于我国来说,尤其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要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以既有资源稟败和研发优势为主攻方向,以“双一流”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人才梯队培养为抓手,实现未来人工智能领城的重大原始突破,进而利用类脑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第二,要做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不少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017年7月,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要求。当前,推动脑科学、类脑智能、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大力建设人才队伍,为相关科研提供人才支撑。

    ⑤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城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全球治理到社会生活,从国家发展到家庭建设,都将固这一领域的创新而发生重大变革,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只有与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符合人性的创新点,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正向的创新,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如何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既是时代之问,也需要时代之答。

    (摘编自2019年1月8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人工智能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 B . 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存在难以拓展、过程难以理解等问题。 C . 当前人工智能需要先解决的是技术范畴内的问题,然后才是考虑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 D .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未来需要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目的是论证新代人工智能必将给人类带来机遇。 B . 第②③段分析了传统人工智能和类脑智能之间的区别,帮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C . 第④段强调我国在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时候特别需要把握好的两个方面。 D . 文章引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内容,来论证我国非常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以类脑智能引领入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B .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题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入工智能的各自优势如何有效发挥. C . 只要具备高度专业性的知识并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就一定能够全面了解大脑的机制和功能。 D . 人工智能的发展创新只有真正符合人性,才是正向的创新,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从科学角度来看,合餐极易导致疾病传染,部分通过唾液、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结核病、幽门螺杆菌等,只要就餐人中有人感染此类疾病,就有可能导致其他就餐者感染。”山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专家曹思毅说,在我国,许多人由于过分饮食,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过少,导致肥胖、营养缺乏等问题,从而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分餐可以根据每人每餐所需的营养,搭配饭菜,保证每餐有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同时控制进食量,保证营养平衡。(摘编自马黎《“分餐制”,不能再说“不”!》《山西日报》 2020年2月14日)

    材料二:

    这些年,公获、分餐等一直没能大范围推广,一个毋庸讳言的原因是有些人觉得此举 太矫情,属于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不符合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理念。可实际上,“分餐制” 并非什么“舶来品”,在过去的几千年历史当中,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方式一直都是“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分餐制,不少流传千载的文献和画作都对我国古代“分餐制”有详细生动的描述。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可以看出,画中一人一桌,桌上食物也是一人一份。这种饮食方式再往上追潮,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史前民族文化时代,在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木质食案,长仅1米,宽30厘米,只供一人使用,被认为是分餐制的产物。只不过,此后由于生活方式变迁、民族融合等原因,“合餐制”逐渐成了国人日常餐饮习惯的“主流”。(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2月29日,《除了禁食野味,还有一项“餐桌革命”迫在眉睫》)

    材料三:

    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有少数人有分餐意识,而很多人没概念,想分餐或使用公筷反而“另类”,新华网对近2万名网友的问卷调查显示,4成网友赞成分餐制推广,而3成网友则表示反对。很多人没有建立起使用公筷的习惯。有的饭店会在每个餐位上放两双筷子。但大多数客人都没有将两双筷子交替着用,有时吃着吃着就忘了。对餐饮企业来说,推广公筷的成本不会很高,且无须破坏菜品外形,但之前绝大多数餐饮企业都没采用“公筷制”,主要因为经营者觉得“反正不会用”“放了也是白放”。传统文化也成为一个制约分餐制的重要原因,因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热闹的合餐,分餐显得有些“高冷”“不合群” “有见外之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推进公筷制和分餐制的难度较大。还有一些企业担心,分餐制会提升餐厅成本,一些特色菜品不宜分装。多位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厨师或服务员分餐的方式,势必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且一些需要雕花、摆盘等特殊技艺的菜品需确保上莱时的完整性。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疫情之前,不少地方都出台过关于推进分餐制的指导政策。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随着时间推移,很多规定和倡议最后不了了之。(摘编自信网传媒2020年3月25日、《疫情成推广分餐制契机 “舌尖上的文明”需各方同筑》)

    (1) 下列关于“分餐制”与“合餐制”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合餐制”极易导致疾病传染。部分通过唾液、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疾病,聚餐中只要有人感染疾病,就会导致其他就餐者感染。 B . “合餐制”后来成为中国人日常餐饮习惯的“主流”,主要是由于漫长历史中生活方式变迁、民族融合等原因。 C . “分餐制”可以根据每人每餐所需的营养,搭配饭菜,保证每餐有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同时控制进食量,保证营养平衡。 D . “分餐制”并非是专属于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方式,是符合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理念的。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热闹,认为分餐显得有些“高冷”“不合群”“见外”。 B . “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分餐制是过去的几千年历史当中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方式。 C . 顾客“吃着吃着就忘了”使用公筷公勺,主要原因是餐饮业主没有宣传引导,因此推行公筷制,餐饮业最重要。 D . 因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农村地区推进公筷制和分餐制的难度较大。
    (3) 当前分餐制、公模制难以得到有效推广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心愿

    北方

    “麻警官,您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检垃圾,这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怎么说她就是不听。知道您忙,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找您了。”

    “我早晨过去又说了说,怎么还闹呢?吃喝都给她准备得很充足,口罩也买了,”麻利锋刚上卡点,母亲居住的社区张主任就打来电话。昨天张主任就为麻利锋母亲要出去给他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最后还是麻利锋亲自回去,才把母亲担住了。

    母亲越来越不听劝了。麻利锋最初担心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病呆症),带她到市医院彻底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数据正常。大夫说人上了岁数,性格发生变化也不奇怪。

    父亲在世时,母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要伺候腿脚不便的父亲。每天不得闲,几乎不用麻利锋操心,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似乎就变了,主要表现是话少了,还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检废品。纸箱、矿泉水瓶、废报纸、泡沫板……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要的,母亲一样也不会漏掉,起初,听小区门房的梁姨说过几次,好似母亲抢了人家的生意,话说得客气但不好听,麻利锋似信非信,家里见不到任何废品的影子呢,他忙得顾不上,就让老婆去盯了两次,果然看到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地往外检废品。

    母亲被抓了现行后,更加无所顾忌了,梁姨被进出的车辆登记收费拖住了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落入母亲的手中,碍于麻利锋的面子,再生气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夺回自己的地盘。

    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

    麻利锋问地,缺钱吗?

    不缺。

    为啥检垃圾?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事干。

    麻利锋劝说多次无效,也不能整天看着她老人家。

    “老妈,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呀! "麻利锋下卡点后急急忙忙赶回家,母亲趴在客厅的窗台上看着外面,他进门也没搭理,麻利锋从母亲的视线角度看去,正好有三个垃圾箱,“正在投情爆发期,您的身体又那么弱。”

    “我没糊涂,电视里天天在将。你也要小心点,小杰真的不能回来了?在武汉没人管咋办呢。” 母亲依然没有回头,神情十分失落。

    “肯定不能回来的,快三十岁的大小伙子还要怎么管?昨天不是给您打电话报平安了吗?您不用担心。我天天上卡点,可比您孙子辛苦多了。”

    “妈知道你们辛苦,要不我才不在家闲坐着,没感染上病毒还坐出毛病来了呢,中间那个垃圾箱里扔进去两个牛奶箱,还有一一”

    “哎呀妈,看在我苦口婆心饿着肚子说了半天的份上,就算是人家把金条扔进垃圾箱,您电不能下去检,太危险了。”麻利锋把母亲架到了沙发上,有些急赤白脸,母亲却笑了。

    “赶快回去吃你的饭,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比社区那几个女人的话还多,不放心的话,你干脆把老娘绑起来,让我等死算了!”母亲的脸沉了下来。

    麻利锋登时泄了气,快快地走了。再强硬下去把母亲惹毛了,还真不好收场,安葬了父亲后,他就建议母亲搬过去跟他一起住,母亲说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动员了好几次也不听。

    “老太太已经出小区了,我和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听,你赶快回来吧,”麻利锋昨天没说通母亲,平上出门前就叮嘱老婆一定要过去盯着,果然时间不长老婆就打来电话抱恐,“非要去超市不可,买啥我替她去买还不行么,”

    麻利锋头疼了:“唉, 就让她出去一次吧,五六天没--”

    “你以为你是警察就可以让家里人随意进出?老太太真要出了事你负得起责吗?”麻利锋话没说完,老婆开火了。

    麻利锋刚赶到小区大门口,就见母亲戴着口罩从不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个超市的工作人员,推着装满牛奶、方便面的小推车。母亲冲他欢乐地挥着手,麻利锋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冲母亲嚷嚷:“不让您出门就是不听,尽给人找麻烦!”

    “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吃的喝的。”母亲轻声细语地说。

    社区人员愕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

    “老妈,您做得对!”回到家,麻利锋帮母亲脱大衣,在右边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工商银行的回执单,是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时间正是今天,超市旁边就有工商银行的营业点,麻利锋悄悄塞回去,转身给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地往外捡废品”,形象描绘出母亲捡废品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表现老婆对母亲检废品的鄙弃和不满。 B . 结尾“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是为儿子终于理解并赞赏自己而喜悦,也为自己捐款行为而自豪,这种描写有“无声胜有声”的感人效果。 C . 小说人物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本文的对话朴素平易,既能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也可以直接反映小说人物的质朴品质。 D . 小说以日常的小事和人物间的小冲突为切入点,展现了“母亲”及麻利锋、社区人员这些平凡而又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
    (2) 小说直接以社区张主任给麻警官打电话的语言描写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本文中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将情节简单的故事变得内容丰富。请你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运用这种叙述方式的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子立,形影相吊 ,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達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郎中 , 寻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逍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子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岛; 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暑,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權,宠命优湿,岂敢盘柜,有所希算!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座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座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本图宦达,不名节 愿陛下恫愚诚 B . 刘夙婴疾病 骊山北构西折 C . 门衰祚 但以刘日西山 D . 州司临门,急星火 多南亩之农夫
    (3) 下面的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组是( )
    A . “除臣洗马”的“除”是授子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区别,可以换用。 B .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重于“陈情”,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 C . 郎中,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如“诸郎中执兵,皆陈股下”,本文亦是。“ 郎中”作为医生称呼始自宋朝。 D . 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 即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秀才”即优秀人才。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和对新王朝新皇帝征聘的惶惑之情等,都交织在一起。 B . 李密原是亡蜀之臣,对新建立的晋朝有所顾虑,他-再不应诏, 违抗皇命,是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想“矜守名节”,做一名隐士。 C . 本文第三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是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 . 汉魏时期,散文出现了向骈体文过渡的趋势。本文有许多整齐的句式,中间又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正是介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载载子立,形影相吊。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回答后面各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B .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虚写早闻洞庭盛名,实写今日终于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达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 C . 领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 D . 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来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体。
    (2) 除了颈联,还有哪联是抒情诗句,此句饱含着诗人怎样丰富的情感?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阿房言赋》中说如果秦国爱护百姓,那么结果是
    (2) 《菩萨蛮》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女子的句子是
    (3) “渔歌”是中国民收的一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滕王图序》中的诗句表现了渔舟归航,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4) 《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交往的句子是
    (5) 《春江花月夜》中勾勒了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9年11月1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行,中国继续     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宗旨,用一系列开放举措宣示,中国将    地做全球发展的积极建设

    者。本届进博会,全球的3000多家企业齐聚上海,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意味着无限可能的中国机遇和开放的中国,更是进博会这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平台。

    40多年来,改革春风激荡长江黄河,开放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前路。一个日 益以开放为自身标识的国家,面对日渐抬头的经济逆全球化趋势,选择了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 ),本届进博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继续前行的大国担当。

    一个想要展现开放气象的国家,须有    的眼光和不懈探索的勇气。在首届进博会开落式上,习近平主席就曾用“三个不会停滞”的郑重宜示点燃舆论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赢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顺应的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也必将带给“地球村”村民们更多美好的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实行  矢志不渝  高瞻远瞩  联想 B . 践行  坚定不移  高瞻远嘱  畅想 C . 践行  坚定不移  远见卓识  联想 D . 实行  矢志不渝  远见卓识  畅想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开放的中国和意味着无限可能的中国机遇,更是进博会这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平台。 B . 他们看中的不仅是开放的中国和意味着无限可能的中国机遇,更是进博会这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平台。 C . 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进博会这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平台,更是开放的中国和意味着无限可能的中国机遇。 D . 他们看中的不仅是进博会这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平台,更是开放的中国和意味着无限可能的中国机遇。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选择了“众行远”而不是“独行快” B . 是选择“独行快”还是“众行远” C . 选择了“独行快”而不是“众行远” D . 是选择“众行远”还是“独行快”
  • 8.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段话,不超过60个字。

    11月28日7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适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高分十二号卫星是高分辩率对地观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外,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高分十二号卫星还可为其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

四、写作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在,是国与民互相担当,是夫与妻一起承受,是父母与儿女共同坚持,是一个人给一个人壮胆,是一群人为一群人拼命。

    这是南方周末2021年的新年献词。这段话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