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2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了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 2.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 . 儒家的思想 B . 道家的思想 C . 墨家的思想 D . 法家的思想
  • 3.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 .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 4.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反映了(   )
    A . 孟子的“仁政”学说 B . 墨子的“兼爱”思想 C . 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 . 老子的“无为”观点
  • 5.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学(    )
    A .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 . 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 . 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 .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 6.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 .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 7.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
    A . 三纲五常 B . 格物致知 C . 发明本心 D . 经世致用
  • 8.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 .   孟子的“仁政” B .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 王阳明的“心学” D .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9.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 .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 10. 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
    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 .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11.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 .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 12.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 .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B . 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 .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 .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 13. 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
    A . “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 . “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C . “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D . “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 14. 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

    《喻世明言》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

    《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警世通言》第八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醒世恒言》第二十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西湖二集》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A . 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 B . 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C .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 .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 15.

    《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数,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 .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 .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 .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 .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 16. 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如下图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

    A .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 . 优胜劣汰、民主科学 C .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17. 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 . 《孔子改制考》 B . 《海国图志》 C . 《天演论》 D . 《变法通议》
  • 18. 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
    A .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 B . “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 C . “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 .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 19.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 .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20. 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维新变法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21.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 . 从技术到器物 B . 从制度到思想 C . 从制度到文化 D . 从器物到制度
  • 22.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 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23. 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   )
    A . 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B . 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C . 变革制度,实行民主共和 D .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 24.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 . 提倡维新变法 B . 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 . 宣传科学救国 D . 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 25. 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进化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这表明严复宣扬进化论的目的是(   )
    A . 发展近代科技 B . 提倡自由平等 C . 反对专制迷信 D . 推动社会变革
  • 26.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B . 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C . 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D . 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 27.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A . 洋务运动的影响 B . 维新运动的影响 C . 抗日战争的影响 D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28.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
    A . 王韬 B . 康有为 C . 粱启超 D . 陈独秀
  • 29. 是他发表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发表文章,提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劳工的胜;还是他信心十足的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位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   )
    A . B . C . D .
  • 30. 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 31. 以下是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B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 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 《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32.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3.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
    A . 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B .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 . 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 马克思主义逐渐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 34. 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④《论十大关系》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②④③
  • 35. 1992年4月,《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艺术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 .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 . 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 . 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 .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 36. 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 7 个工程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 .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 .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 37.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①④③
  • 38.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 39. 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

    ①美德即知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认识你自己”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40. 古希腊众神与人类一样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含着一条血缘纽带,诸神形象也与凡人形象没有差别,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   )
    A . 民主思想 B . 无神论思想 C . 科学思想 D . 人文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 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历,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女子,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的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与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适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有何影响?
    (2) 材料二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并说明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
    (4) 依据材料四,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