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62 类型:中考真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 .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 . 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 .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 . 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 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    )
    A . 无为而治 B . 有教无类 C . 以法治国 D . 兼爱非攻
  • 3. 唐朝诗人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 .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 .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 . 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 . 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 4. 小明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导游在介绍一件文物时说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商贸的繁荣。”这件文物是(    )
    A . 秦半两 B . 开元通宝 C . 交子 D . 会子
  • 5. 宋朝的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均高于武将,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
    A . 藩镇割据 B . 重文轻武 C . 重农抑商 D . 尚武轻文
  • 6. 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沿海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往返时间、船员数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反映了当时清朝(    )
    A .  官场腐败 B . 文化专制 C . 重视农业 D . 闭关锁国
  • 7. 国际公共卫生界有句名言:“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但疫情的扩散却可避免。”庚子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照出了各国的政治生态和治理能力。请以此为背景,完成下面小题
    (1) 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下列为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    )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李时珍    ④徐光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疫情突发,成千上万白衣天使驰援湖北,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集中体现的精神则是(    )
    A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 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D . 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3) 西方某些国家错失防控良机,导致疫情扩散,却上演甩锅中国,要让中国付出“新庚子赔款”的闹剧。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曾经在庚子年联合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4) 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
    A .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 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8. 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是写给谁的?(    )
    A . 邓世昌 B . 谭嗣同 C . 孙中山 D . 张自忠
  • 9. 小军同学对如图年代尺相关信息点的记录错误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D .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 10. 标语和口号,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还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下列口号按产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自强、求富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①②④
  • 11.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 C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12. 同学们拟定收集如图内容做一期黑板报。据此判断,他们的关注点是(    )

    A .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B . 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 .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 .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 13. 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某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个会议是(    )
    A .  雅尔塔会议 B . 日内瓦会议 C . 万隆会议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14. 《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 .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 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 15.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B .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C . 都颁布了维护革命成果的文献 D . 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 16.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是(    )

    A . 大众教育推广 B . 城市化加快 C . 环境污染严重 D . 贫富分化加剧
  • 17.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 . 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 B . 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 美国内战﹣﹣美国赢得了独立,消除了种族歧视 D . 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 18.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性学习,同学们围绕如图内容收集资料,这次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平衡发展 B .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C .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19.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19世纪中期,有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物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其中详细阐述生物生存竞争的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物种起源》 D . 《共产党宣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11分,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7分,共计28分。)

  • 20.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天辟地]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惊天动地]

    材料二: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它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改天换地]

    材料三: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翻天覆地]

    材料四: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 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件史实,以此说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 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远征途中对中国共产党最具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3)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4) 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而不动“芯”﹣﹣苏俄、美国与中国的改革

    材料一: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苏俄党内部分人对列宁的批评

    材料二:为了维护自由经济,不得不改变自由经济,为了维护民主制度,不得不调整民主制度。

    ﹣﹣罗斯福1933年在美国国会上的讲话

    “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本阶级的背叛者”!

    ﹣﹣美国大垄断财团对罗斯福的批判

    材料三: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时代周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评价

    (1) 当时苏俄党内有人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做出批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美国大垄断财团批判罗斯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依据材料回答,判断中国改革开放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4) 以上改革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探究题

  • 22. 材料一:

    材料二: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环境恶化、贫困与饥荒、疾病肆虐、恐怖活动频繁、毒品泛滥等。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
    (2) 依据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条理清晰,体现材料之间的联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