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网络学习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89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黑格尔曾说过,只要一提到希腊,就有一种“家园之感”。主要是因为其重要文明成为西方的精神源泉,这一“源泉”是(   )
    A . 雅典民主制度 B . 基督教文明 C . 种姓制度 D . 伊斯兰文明
  • 2.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 .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 . 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 . 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 . 天皇掌握了实权
  • 3. “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 . 人文主义 B . 主权在民 C . 殖民主义 D . 自由平等
  • 4.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
    A .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 . 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 . “带着血泪的进步”
  • 5. 《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中的奠基性文件。它确立的原则是(    )
    A . 君权神授 B . 王权独尊 C . 议会至上 D . 民主共和
  • 6.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
    A . 赢得民族独立 B . 颁布《独立宣言》 C . 实现种族平等 D . 消除南北差异
  • 7. 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上述材料强调了拿破仑(   )
    A . 受到德国人民的欢迎 B . 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C . 传播了法国革命精神 D . 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
  • 8. “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18世纪末)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中,几乎成为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文中的“它”是指(   )
    A . 珍妮机 B . 蒸汽机 C . 内燃机 D . 飞机
  • 9. 《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重大转折点指的是俄国(   )
    A . 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 .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 .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 .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10. 下图是一位历史老师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根据其内容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 B . 美国内战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法国大革命
  • 11. 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表明日本( )
    A . 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 . 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 . 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 . 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 12. 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 . 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 .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 . 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13. 下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   )

    A . 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B . 苏维埃政权巩固 C .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D . 农业集体化完成
  • 14. 下图漫画形象地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之间的利益纷争。结合所学知识,不能从图中解读出的信息是(  )

    A . 英、法、美三国操纵战后局势                   B . 彻底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矛盾 C . 法国要一劳永逸地压服德国  D . 德国支付了大量的战争赔款
  • 15. 导致下表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实行(   )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 . 新经济政策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罗斯福新政       D . 赫鲁晓夫改革
  • 16. 罗斯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见下表)的主要目的是(   )

    1935--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修建项目表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4万英里

    A . 恢复工业生产        B . 兴办公共工程      C . 缓解就业压力       D . 推广科技成果
  • 17. 下图为《联合国家宣言》26个原始签字国宣传画。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B .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出现 D . 二战以轴心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 18. “(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各自用尽各种办法来争夺阵地,扩大势力范围,给对方制造困难,但就是不打仗。”这一局面开始的标志是(   )
    A . 铁幕演说 B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 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19. 李林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使用统一货币”等关键词,他查到的国际是(   )

    A . 欧洲联盟 B . 联合国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亚太经合组织
  • 20.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   )

    A .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B . 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C . 只有德国和美国将科技运用到战争中 D .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21. “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这里的“大变局”是指中国(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 22. “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该证书颁发的年份应是公元(   )
    A . 1922年 B . 1923年 C . 1924年 D . 1925年
  • 23.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五四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24. 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 . 南昌起义爆发 B . 井冈山会师 C . 遵义会议召开 D . 会宁会师
  • 25.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 . 191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C . 1917年,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D .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二、非选择题(50 分)本卷共4题,第26题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

    ——摘编自《大国崛起》

    (1) 据材料,指出支持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国家。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举行的《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见图。

    材料三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曾说:“药”不可治者,刀可;刀不可治者,火可;火不可治者,就无可救药了。康有为的“药”,义和团的刀,都救不了中国。只有彻底烧掉这个腐朽的王朝,中国才有出路。近代中国第一个觉醒者是孙中山。他一把火烧掉了一个腐朽的专制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

    ——摘编自《筑梦中国》解说词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 材料三中康有为的“药”指的是什么?孙中山的“火”是否能够拯救了苦难的中国,请说明理由。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外资进入上海,并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中国人自办的近代企业也在此出现。随着近代工业在上海的兴起与发展,一个崭新的劳动阶层——工人在上海开始形成,从而为未来的革命提供了新的社会基础。近代的上海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窗口,因此也就成了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中心。

                                       ——苏智良、江文君《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材料二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情况

    上海

    陈独秀

    1920.8

    北京

    李大钊

    1920.10

    武昌

    董必武、陈潭秋

    1920秋

    长沙

    毛泽东、何叔衡

    1920秋

    广州

    陈公博、谭平山

    1920秋

    济南

    王尽美、邓恩铭

    1920秋

    巴黎

    周恩来

    1921.3

    东京

    周佛海

    1921.3

    材料三  他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他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中心。并概括其成为五四运动后期中心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域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他”是如何“自行其是”的?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份

    举措及影响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

    李鸿章在上海设轮船招商局,这是清政府经营的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

    1878年 (清光绪四年)

    李鸿章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年 (清光绪四年)

    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张之洞在湖北创建汉阳铁厂,这是中国第一家官办钢铁企业。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张之洞在武昌设立湖北织布局,此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十万匹。

    ——摘编自部编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1)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一家官办钢铁企业”的创建者。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