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份同步练习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62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mài)        粗(ɡuǎnɡ)    塌(dān)        未雨绸(móu) B . (bì)            顾(wǎng)    养(huàn)        筹交错(ɡōnɡ) C . (jīn))        旋(wò)     席(yàn)        气冲牛(dǒu) D . 放(zhàn)        热(zhì)     丽(xuàn)        意妄为(zì)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啜泣  喑哑   齐心协力   迥乎不同 B . 撺掇  崔巍   歇斯底里    销声匿迹 C . 悲怆  睥睨   粗制烂造   味同嚼腊 D . 禁锢  帷幕   吹毛求疵    通宵达旦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 . 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 . 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 . 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 . 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B .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字不虚设但言简义丰,意境深美。 C .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中国北方,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 D . 2019年度淄博市青少年“中国达人”挑战赛决赛在张店区举行,比赛内容涵盖中华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服饰、饮食、建筑等多个方面,可谓琳琅满目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 .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 .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 .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 . 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市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 . ④②⑤③① B . ④②①③⑤ C . ①③⑤④② D . ①⑤③④②
  • 8.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 .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副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 《小石潭记》《屈原》《海燕》《白杨礼赞》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郭沫若、高尔基、茅盾。 D . 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孔乙己分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 9.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 .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 . “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 . “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5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选自郑板桥《画竹》)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他一项是(    )
    A . 可爱者甚    蕃:多 B . 不蔓不     枝:枝节 C . 亭亭净植      植:立 D . 陶后有闻   鲜:少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A . 太守归宾客从也 B . 潭西南 C . 人不知不愠 D . 泉香酒洌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B . 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作菊花反衬,用牡丹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C . 郑板桥画竹子,没有老师的传授,大多都是从纸窗上、墙壁上、日光下、月影中受到启发而画出来的。 D . 郑板桥《画竹》给我们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留心身边的一切,才能有所成就。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风 和 日 暖 冻 蝇 触 纸 上 冬 冬 作 小 鼓 声。

  • 11. 阅读下列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画眉鸟

    (北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 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2)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2.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子曰:“,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 ,甲光向日金鳞开。
    (5) 可怜身上衣正单,
    (6)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7)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8) 杜甫《春望》一诗中,“  , ”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9)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 13.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腕上茉莉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前来,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茉莉花不?新鲜的茉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唉!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⑪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⑫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她儿媳妇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⑬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⑭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 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2) 谈谈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3)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批注第⑧段画线句。

    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4) 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