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209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  )

    A . 20g  B . 200g         C . 2kg  D . 20kg
  • 2. 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 B . 把菜刀表面磨光 C . 水凝固成冰块 D . 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 3. 一把菜刀用了两年,两年后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以上三个物理量都没有变化
  • 4. 下列单位中,属于密度单位的是(   )

    A . m/s B . N/kg C . kg/m3 D . mg
  • 5. 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 . 铁的质量比棉花质量大 B . 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 . 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 D . 以上说法都对
  • 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桂花飘香 B . 黄沙满天 C . 雪花飞舞 D . 树叶飘落
  • 7.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


    A . ρ>ρ>ρ B . ρ>ρ>ρ C . ρ>ρ>ρ D . ρ>ρ>ρ
  • 8.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列属于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是(    )

    A .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的道具 B . 用塑料做插座的外壳 C . 用铜做导线的线芯 D . 用钨做白炽灯泡的灯丝
  • 9.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 图甲中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 B . 图乙注射器中含有乙醚蒸汽,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出现液态乙醚 C . 图丙抽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 D . 图丁中用力把两铅块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
  • 10.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

    A . 摩擦产生了正电荷 B . 摩擦产生了负电荷 C . 丝绸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D . 玻璃棒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 11.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 .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 .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 12.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B .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C .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D .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 13.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 . 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 14.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 .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 . 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D . 物体将失去质量
  • 15.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 .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 . 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 . 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D .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 16.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测量前一定要校零 B .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 .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D . 使用中,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
  • 17.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8. 下列设计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墨水瓶盖上刻有花纹 B . 水笔的握笔处装有橡胶套 C . 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D . 黑板擦使用粗糙纤维做擦面
  • 19. 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 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 . 列车减速进站 C . 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块 D . 物体在斜坡上匀速直线滑下

二、实验题

  • 20. 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 (    )

    A . 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移动游码
  • 21.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选填“a”或“b”)

  • 22.

    如图可知,弹簧测力计下方悬挂的物块重 N,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若将该物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正确称量其质量,其测量结果约为 kg(g=10N/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再用天平称它的质量,示数;用测力计称它的重力,示数(后两空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23.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 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当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 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g;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 cm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 

    (3) 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是 g,倒入量筒内的盐水质量为 g;

    (4) 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 kg/m3

    (5) 若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时的实验步骤是: 

    a.调好天平的平衡;                   b.测量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 

    c.烧杯装适量的盐水,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e.收拾好器材; 

    f.推导出盐水的密度     ρ盐水。(用步骤中的m1、V、m2表示)

    小明认为这种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误差太大,按这样的步骤测定盐水的密度,其测量结果将(填“偏大”或“偏小”)

  • 24.

    小红和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 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

    (2) 在甲图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3)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4) 比较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 本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列各选项中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A . 用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B . 用乒乓球的反弹来显示发生的音叉正在振动 C . 引入光线来描述光的直线传播 D .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6) 小明仔细观察了小红的实验过程,发现除实验次数少之外,实验操作上还存在着不便。请你写出其中一条:

    (7) 另一组的小华同学认为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三、填空题

  • 25. 请在下面数字的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5×102; ②酒精的密度大约为0.8

  • 26.

    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 其表示的物理意义为:。如图所示为装有该牛奶的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 m3。则该盒牛奶的质量为 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若把甲物体截去1/3,乙物体截去2/3,则剩余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 28. 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铁球,其中质量比较大;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其中体积较大.(ρ>ρ酒精 ,ρ>ρ

  • 29. 玻璃刀可以在玻璃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玻璃刀上金刚石的比玻璃大;夏天,用塑料泡沫箱装运海鲜,可达到减少装载质量和保鲜的目的.其中分别利用了塑料泡沫较小和效果较好的特性.

  • 30.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若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 31.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有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个事例说明

  • 32.

    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2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40N,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 N.

四、作图题

五、综合题

  • 35. 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的货物共重5×104N.当行至某桥头处,司机发现桥头上矗立着“最大限重6t”的提示牌,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车能否在该桥上安全驶过?( g=10N/kg)

  • 36. 一块碑石体积30m3 , 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150mL.请你用这些数据,算出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多少kg?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