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04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0分)

  • 1.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 . 581年 B . 589年 C . 618年 D . 605年
  • 2. 隋朝与秦朝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   )
    A . 外戚建立,暴政而亡 B .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C . 定都长安,疆域广阔 D . 大兴土木,民不聊生
  • 3. 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
    A .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 .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C . 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 . 方便帝王游玩
  • 4. 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 . 水济渠 B . 江南河 C . 通济渠 D . 邗沟
  • 5. 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其中“唐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年号是(   )
    A . 开皇 B . 光武 C . 贞观 D . 开元
  • 6. 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爱民如子 B . 树立权威 C . 隋亡之鉴 D . 有自知之明
  • 7.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任用魏征等贤臣 B .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 . 创立科举制度
  • 8. 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    )

    A . 在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B . 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C .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9. 唐朝全盛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是(   )
    A . 唐高祖李渊 B . 唐太宗李世民 C . 女皇武则天 D . 唐玄宗李隆基
  • 10.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

    A . 禅让制 B . 郡县制 C . 分封制 D . 科举制
  • 11. 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
    A . 唐太宗 B . 唐玄宗 C . 唐中宗 D . 武则天
  • 12. 下列生产工具是在唐朝才出现的是(   )

    ①耧车    ②秧马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 秦兵马俑遗址 B . 大昭寺会盟碑 C .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 敦煌莫高窟
  • 14.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 . 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 . 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 . 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 . 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 15. 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是(   )
    A . 玄奘 B . 文成公主 C . 卫青 D . 鉴真
  • 16. 唐代一种风靡全国的生活必需品是(   )

    A . B . C . D . 大米
  • 17.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
    A . 《大唐西域记》 B . 《徐霞客游记》 C . 《东游记》 D . 《西游记》
  • 18. “舍已为人传道去,唐风洋溢奈良城”称赞的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   )
    A . 张骞 B . 班超 C . 鉴真 D . 玄奘
  • 19.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 玄奘西游 B .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 20.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   )

    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发达

    ③实行开放的政策④交通发达。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1.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2. 唐朝时期,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大都会的是(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扬州 D . 余杭
  • 23.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最受重视的是(   )
    A . 明经科 B . 状元科 C . 秀才科 D . 进士科
  • 24.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   )

    ①唐太宗    ②唐高宗    ③唐高祖    ④武则天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①④②
  • 25. 唐朝和西汉相似的地方是(   )

    ①开国皇帝都是吸取前王朝灭亡的教训

    ②两朝都出现过治世局面

    ③两朝都有与周边少数民族和亲的历史

    ④都城都在长安。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③
  • 26. 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27. 某博物馆通过考试招聘管理员,其中一道考题是:请将下列四件文物按手工业工艺品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28.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开皇之治 D . 贞观之治
  • 29.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扬州 D . 成都
  • 30. 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唐太宗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此记载(   )
    A . 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 . 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C . 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的情况 D . 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 31.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 . 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 . 所受的教育不同 C . 仕途不同 D . 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 32. 王虎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可能经历的是(   )
    A . 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 . 经常去看关汉卿的戏剧 C . 去景德镇购买青花瓷 D . 到广州十三行经营海外贸易
  • 33. 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
    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③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
    ④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
  • 34. 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 . 北宋与辽 B . 北宋与西夏 C . 南宋与金 D . 南宋与西夏
  • 35. 如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它的设计取材于我国古代(   )

    A .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B . 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C . 古典乐器战国编钟 D . 喷气式火箭的前身突火枪
  • 36. 北宋时期,生活在都城的李某,热情接待来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是(   )
    A . 带朋友去瓦子听唱曲 B . 乘牛车外出郊游 C . 到京城夜市品冷饮 D . 与朋友游览京城西湖美景
  • 37. 元朝民谣“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根本上反映的是(   )
    A . 少数民族妇女会说汉语 B . 汉族女子会弹奏少数民族胡琴 C . 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 D . 汉族与少数民族互学语言乐器
  • 38. “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表达了人们对张择端及其作品《清明上河图》的赞誉。《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 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 . 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 . 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 .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 39. 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

    A . 《西游记》 B . 《红楼梦》 C . 《水浒传》 D . 《三国演义》
  • 40.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 41. 读材料,结合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民间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 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 想一想,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42. 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出了很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 地理志》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

    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2)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事实一例。
    (3) 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 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8.0分)

  • 43.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请回答:

    (1) 材料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
    (2) 材料中武后指谁?她统治的时期被后人称作什么?
    (3) 材料“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国家。
  • 44. 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 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 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