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96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默写

  •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 《晚春》描写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来表现对春天的珍惜之情的诗句:

    (4)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5) 《木兰诗》中夸张地描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6) 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你写出一句表达爱国情思的古诗

二、书写

  • 2.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为祖国两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为人知的邓稼先;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而而不舍钻研古代典籍的闻一多:为自己没有过多关心老王而产生愧zuò心情的杨绛:以及面对丰ráo的土地发出“我必定为她战斗到底,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誓言的端木麒良,他们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他们就如同一盏明灯、一枚指南针,引领着我们成长。

三、选择题

  • 3.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 几年不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C .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 . 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平不甲 , 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四、语言表达

  • 4. 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将修改意见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小小的校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神经。②校服推进工作既要提质量又要促公平,校服既要承载文化育人功能、又要提升学生精神面貌,又要不能避免孩子之间攀比。③为此,在地区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下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同时对贫困孩了有适应的补助政策。

五、诗歌鉴赏

  • 5.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诗人借写登塔远眺,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古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 . 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C . 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D .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两则古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孙权劝学》

         【乙】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1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2,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嘉佑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第。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岁:青壮年的时候;②茂才: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③高第:成绩都在优等。)

    (1) 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四处)

    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涉猎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4) 下列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酌油知之   公亦此自矜 B . 市鞍马   盖洵老苏 C . 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 D . 昨夜见军   对镜花黄
    (5) 请你谈谈吕蒙和苏洵的学习经历在学习上对你的启发。

七、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的祈求

           这个冬天的雪来得特别晚。当它扬着洁白的羽毛飞过这个寂寥小镇时,窗外街道上早已铺满了华丽的彩灯。

           吉姆斜靠在雾气腾腾的窗上,隐约听到外面嘈杂的声响。他好奇地问:“妈妈,外面一定很多人吧?他们都在玩儿什么呢?”

           每年圣诞节前后,吉姆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吉姆是个盲童,从始至终都不曾看到过这个美丽的世界。母亲从狭窄的厨房里探出头来,故作从容地说:“没玩什么,他们都在街上散步呢!”其实,她多想告诉孩子,外面不但挂起了彩灯,还站满了喜庆的圣诞老人。但她实在不忍心说出口。对于孩子来说,那是多么遥远的梦境。

           吉姆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他不但从未尝试过奔跑,就连摸索着进厨房帮忙都不可能,他感觉自己真是一无是处。母亲抚摩着他的头发:“孩子,你知道吗?你最擅长的根本不是这些。而是唱歌!”

           “唱歌?”吉姆收住哭声,惊疑地问。他对母亲的赞许有些不解,因为学校的许多同学都说过他五音不全。

           “是的,唱歌。在你很小的时候,你就会唱圣诞节的颂歌了。每年圣诞节,只要你亮开嗓子,那些叔叔阿姨就会高兴得朝你口袋里扔硬币!”

           吉姆不说话,他在回想颂歌的歌词。母亲继续说道:“你不知道,这几年一直有人问我,为何不带吉姆出来唱歌了?我说,吉姆长大了,得看他的意愿。当然,今天也一样有人问我。如果你愿意的话,晚饭过后,咱们就可以一同出发。”

           “没问题!”吉姆一下从地上爬起来。他感觉自己从来没有那么精神过。

           晚饭过后,他主动要求母亲帮他换上最漂亮的衣服。而后,手捧录音机兴高采烈地准备出门。临行前,母亲特意从床底取出了一块小黑板,得意洋洋地说:“今天晚上,我可得用它好好记下,咱们吉姆得了多少硬币。”

           敲第一扇门时,吉姆心里充满了恐惧。他一遍又一遍地把歌词默默温习。不一会儿,门内传来了中年男人的声音:“谁啊?”

           吉姆不敢说话。母亲镇定地喊:“吉姆!拥有全城最美音色的小伙儿!他特意前来为您奉上圣诞节的祝福!”

           中年男人开门了。吉姆迫不及待地唱了起来。他感觉自己唱得实在糟糕,根本不在一个调儿上。但中年男人却极为细致地听着,舍得不打断一句。最后,还不忘朝他的口袋里扔上两枚沉甸甸的硬币。

           吉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从口袋里掏出硬币,惊呼:“先生,您这是给我的吗?”中年男人笑了:“你认为不对吗?不过,对于这种天籁之音来说,它的确是挺少的。”

           吉姆不知该说些什么。大颗大颗的热泪像此时的雪花,洒满了他的衣襟。他继续跟随母亲前行,敲开了一扇又一扇卷着风雪的门。

           那是他人生里最为快乐的一天。没有任何一人打断他的歌声,也没有任何一人嘲笑他五音不全。他唱得很卖力,直到喉咙沙哑。当晚,他终于相信母亲的话,原来                                             

           估计,他这一生都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天夜里,他的母亲始终举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的,不是他所得硬币的数目,而是一句简短的话:“我以一位母亲的身份恳求您听完这首歌,您的聆听和赞许,将是孩子继续活着的勇气!”(有删节)

    (1)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的事件。

    (2) 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说说吉姆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有些兴奋感到人生的快乐

    (3) 文中叙述吉姆摔破盘子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具体分析。

    (4) 在吉姆和听众中,谁最让你感动?请仿照例句写出你的感言。

    示例: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的慈爱、无私、坚韧,用心托起起了孩子的明天。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

    (1) 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边划线内容的表达效果。

    ①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

    (3) 结合文段⑩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八、名著导读

  • 9. 名著阅读

    (1)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次买车又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2) 下面选项中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祥子买到新车遭到流窜的大兵劫掠后,孙侦探的敲诈夺走了他准备第二次买车的积蓄的积蓄。 B . 《路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拉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C . 刘四过寿日那天,车夫们再酒席上多次取笑祥子和虎妞的关系,祥子―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和他们打了一架,事后他有点后悔,觉得不应该这样。 D .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后,当上了人力车夫。他省吃俭用地拼了三年,买了第一辆车。

九、综合性学习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一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 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一(1)班准备开战“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理由(每个角度至少说两点理由)。

十、命题作文

  • 11. 一年又一年,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春花红了。一年又一年的南风吹拂,牙牙学语的孩童变成了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亲爱的同学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亲情友情的滋润,有成功快乐的伴随,有失败痛苦的困扰……请用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她成为你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珍藏。

    请以“想起了______”为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