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674 类型:中考真卷
葡萄
汪曾祺
四月,浇水。
葡萄喝起水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功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拿起树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的一截都给它铰了。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因此,长出就给它掐了,长出就给它掐了。
五月下旬,葡萄开花了。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八月,葡萄“着色”。
你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结实、挺括,璀璨琳琅。
可是你得快!明天,对不起,你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节选自汪曾祺《葡萄月令》)
落日
朱启平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目睹日本代表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签字桌上铺着绿呢台布,每边放一把椅子。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我站在一座在二十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队,入口处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八点半,乐声大起,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他是坐驱逐舰的。军舰的主桅杆上,这时升起一面美国国旗。
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以中国徐永昌将军为首的五十位海军将领和五十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这时,日本代表团乘一艘小艇到。乐队寂然。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一共十一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而立。
九时整,麦克阿瑟昂首走到扩音机前,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他说完后,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与日本作战各国签字。”麦克阿瑟坐到椅子上,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签字。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
签字完毕,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麦克阿瑟的参谋长于是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节选自《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出版社,1987年)
(晁盖)一行人上岸,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晁盖等慌忙施礼,王伦答礼道“小可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鲁,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山寨里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筵席。晁盖心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哪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吴用只是冷笑。
次早天明,只见人报道“林教头相访。”七个人慌忙起迎接,邀请林冲入到客馆里面。吴用便动问道“不知谁荐头领上山?”林冲道“柴大官人(柴进)举荐到此。”吴用道“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坐。此天下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之书信。”
辰牌已后,三四次人催请。晁盖和众头领却赴席。王伦等都出相接,分宾主坐定。王伦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大怒道“量你(王伦)是个落第腐儒,胸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可怜王伦做了多年寨主,今日死在林冲之手。
(以上第十九回)
宋江(对招降钦差太尉宿元景)道“小可水洼,自从王伦上山开创之后,却是晁盖上山,今至宋江,已经数载,附近居民,扰害不浅。”
(第八十二回)
(节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闻有此人,咸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 遂迷,不复得路。
①便要还家: | ②乃不知有汉: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①所至但饮一杯水 | |
②植木偶于堂 |
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