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61 类型:单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基础运用(20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
    (3)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咏雪》)
    (5) 春、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就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量。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③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的鱼塘。

    ④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  chū  wàng  wài了。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害怕攀登高峰的人,永远只能在山下徘徊 B . 这次考试能不能考好,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的程度。 C . 饭馆里坐着几位文质彬彬、花枝招展的男子,他们正谈笑着。 D .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把“提高”改为“完善”) B . 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对科学家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把“两千多年前”调到“新出土的”后面) C . 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南国书香节”活动,确保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把“实施”和“策划”调换位置) D .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互换位置)
  • 5.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母亲是失意时的一杯暖茶,当你感到痛苦时,她会给你带来一阵温暖;

    母亲是

    母亲是

二、阅读理解(40分)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太丘舍

    日中

    ③待君久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故事的起因是“陈太丘与友期行”。 B .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 C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写的是陈太丘和友人。 D . 元方对父亲友人惭愧的表现“入门不顾”,虽有不礼貌之嫌,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不能求全责备。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粥不继,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世家:家世。②南都:今河南商丘。③馇(zhān)粥:稠粥。④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乐》)。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往往馇粥继/尊君在 B . 昃始食/谢太傅寒雪内集 C . 遂大通“六经”旨/下车引 D . 后天下之而乐也/公大笑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知 其 世 家 感 泣 辞 母 去 之 南 都 入 学 舍

    (3)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哪些可贵品质?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2)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3)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 . “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 . “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D . 因为“我”的命运和“花”的命运紧密相连。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帘,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

        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 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孤独恐惧——————

    (2)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

    (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

    (3) 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是什么?
    (4)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三、作文(40分)

  • 10. 以《他(她)是我的榜样》为题目,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出他/她的榜样作用。字数不少于600字。

四、附加题(5分)

  • 1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1) 文中详细地描述医生开的药方,有什么用意?
    (2) 作者在童年目睹父亲受病魔纠缠的痛苦后,一心想从医,但去日本后为什么又改变这种想法?从中体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朝花夕拾》其他相关的情节具体分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