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99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í)        怪(yán)        障(píng)         人迹至(hǎn) B . (zhǔ)       蚱(zhà)        阻(yì)            回环折(qǔ) C . 石(pán)       花(pú)         徨(páng)          马革尸(guǒ) D . 起(dié)       住(gěng)      重(hè)            气冲牛(dǒu)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澎湃    澜语    芳草萋萋    鞠躬尽萃 B . 筹画    仰慕    亦复如是    妇儒皆知 C . 荒谬    延绵    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D . 踌躇    宰割    契而不舍    杂乱无张

二、名著导读

  • 3. 名著阅读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童年》中的阿廖沙,这部书的作者是。选段中阿廖沙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

三、综合性学习

  • 4.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她是光未然对黄河伟大坚强性格的赞颂,是端木蕻良对故乡深沉的爱,是木兰为国杀敌英勇无畏的精神。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1) 【写爱国誓言】按照划线句仿写句子。

           我古老而年轻的祖国啊,我是一棵葱翠的小苗,扎根在你坚实的土地。我的血管里,涌动着黄河的波浪,我的心灵里,开放着文明的鲜花,我心中的理想,正展现在祖国蔚蓝的天空里。

    (2) 【唱爱国歌曲】为了让同学们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想组织一次歌咏比赛,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至少答出两点)

           《歌唱祖国》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四、默写

  • 5. 诗文默写。

    (1) 独怜幽草涧边生,

    (2)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 《木兰诗》中,用对偶的修辞,以形象的描写表现出边关气候的严寒和戍边将士的艰苦,这诗句是。而成语“扑朔迷离”也出自诗句

    (4)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笛声,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句子是:

    (5)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6) 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从此萎靡消沉,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却以饱满的乐观情绪鼓舞我们:“。”

五、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文:《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 , 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 解释句子划线词的含义。

    ①但当涉猎      

    ②即刮目相待      

    ③赵襄王学御王子期      

    ④术未也      

    (2) 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军中多务/旦爷娘去 B . 鲁肃旬阳/人有 C . 自以为大有所/精求精 D . 当涉猎/不求成才,求成人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②此君之所以后也。

    (4) 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

    (5) 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邂逅霍金

        ①自从《时间筒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②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③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④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⑤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⑥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⑦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⑧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⑨霍金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却坚持说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他的思维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挑战已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⑪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⑫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宝贵。

        ⑬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1) 结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以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点)

    (2) 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3) 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4) 第⑬段中,作者为什么希望霍金能够在“平静”中度过他的一生?

    (5)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的脸庞充满恬静的微笑,他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幕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因为罕见的疾病而瘫痪的霍金始终坚持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联系材料中他的精彩回答,你认为他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 8.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丁立梅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换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母亲还是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一步一匍伏地走了。

        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她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作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边。

        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纳,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

    (1)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当她看见我,很尴尬。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

    (3) 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指的是谁?

    (4) “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此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塑造母亲的形象?并谈谈这些方法的作用?

    (5)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6)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读了此文后,你想对文中的孩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七、命题作文

  • 9. 小作文:

           请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父母、老师、同学等和你相处时最难忘的瞬间,用细节描写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不少于80字。

  • 10. 作文:

           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决定,使她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鲁迅弃医从文的明智的决定,使他成为一位国人敬仰的文坛巨匠;邓稼先毅然回国的果断决定,使他成为一位人民称颂的“两弹”元勋……人的一生需要作出许多决定,但无论怎样的决定,对我们都是一种考验,我们也一定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请以“我的一次                     决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入“明智”“大胆”“正确”“遗憾”等词语。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数字在600字以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