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太阳城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招生(开学)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43 类型:开学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9月6日“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展。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尤为擅长楷书和行书,其行书代表作《洛神赋》正在此次特展之列,这幅作品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笔画稍肥,却无臃肿疲软之态,尽显清利刚劲之姿。

    据上述信息和书法常识判断,下面四幅作品中属于赵孟頫《洛神赋》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yǎn)然     垂(tiáo)     (shuó)洄 B . (liè)     (qiāo)怆     (chù)尔 C . (mǐ)      (rén)戌      (zhuàn)章 D . (yǎo)窕     寤(mèi)      (jiàn)隔
  •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 , 令人钦佩! C . 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 .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 , 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 .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二、句子默写

  • 5. 古诗文默写。
    (1)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句子是:
    (3) 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蒹葭》)
    (4) 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写一句古诗中带“花”的句子

三、名著阅读

  • 6. 名著导读。
    (1)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的信,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文艺家。
    (2) 《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的是

四、诗歌鉴赏

  •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其林        所识乏者得我与 B . 如外人        以咨之 C . 停数日,去    蒙以军中多务 D . 未果,病终    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2) 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 . 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 . 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 .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一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鸣,求市未能得    王曰:“。”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 B . 皆此也            为与此同(《公输》) C . 群相送耳        傅说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 使人耽之若是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②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3) 结合选文,说说你感受到的王羲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六、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围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1) 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顺序是
    (2)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另外两件事。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 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此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3) 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七、命题作文

  • 12. 请以“                                  温暖了我的心”为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