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联盟2019年高考历史四模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34 类型:高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按照周初分封制,诸侯可在本国范围内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春秋时期,卿大夫的采邑都建有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相当于一个诸侯国的缩影。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 统治集团中的等级制趋子瓦解 B . 传统治国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C .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不复存在 D . 贵族无力继续垄断政治权力
  • 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治国理政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始皇父子“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下也”。

    《史记•董仲舒传》

    文景时期,已有“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之弊。

    《汉书•食货志》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汉书•武帝纪赞》

    宣帝训斥太子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传》

    A . 董仲舒批评秦始皇父子以法为教 B . 文景时期无力抑制地方侯王势力 C . 汉武帝时期诸子学说遭到禁绝 D . 汉宣帝主张儒法思想并行不悖
  • 3. 据宋初《太平寰字记》所载户数,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这说明宋初(   )
    A . 南北方经济均得到迅速发展 B . 南方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沉重 C . 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D . 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经形成
  • 4. 明初皇帝皆亲自批阅章奏,后来改为先送内阁草拟处理意见,再由皇帝审定,称“批红”。批红后的奏章下发到六科,检查无误,即发送有关机构办理。据此可知,明初(   )
    A . 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作用加强 B . 君臣关系的冷酷性较为明显 C . 皇帝兼任政府官僚机构首脑之责 D . 内阁负责监督六部行政工作
  • 5. 1865年,总理衙门致函李鸿章,要求他对报纸上刊登他将在上海附近架设电线的说法做出合理解释。李鸿章说:“鸿章前曾设为自置铜线,以敌彼飞线之议,原以备万不获一之时,存此一说,并未稍涉假借……铜线铁路,断不可行之中国。”这种情况说明(   )
    A . 近代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峻 B . 中国开办电报的时机尚未成熟 C . 晚清民用工业发展初具规模 D . 总理衙门反对发展电线电报业
  • 6.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在给胡适的回信中说:“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此时章行严的崇论宏议有谁肯听?”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   )
    A .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 B . 文学革命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工具 C . 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D . 白话文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 7. 1939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这一精神的贯彻(   )
    A . 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 B .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环境的需要 C . 推动了抗战时期全国的民主建设 D . 削弱了国民政府在边区的力量
  • 8. 如图为1952年吴耘的漫画《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看》,该作品通过清晰明了的对比体现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具的关系。这一作品反映了(   )

    A . 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蓬勃开展 B . 业合作化的水平逐步提高 C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 9. 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法不进家门”的说法盛行,同时又出现了“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等现象。由此可知,罗马公私法的划分导致(   )
    A . 公法和私法范畴相互融合 B . 家子身分与公民身分对立 C . 公民个体相对于家长独立 D . 血缘关系与契约关系等同
  • 10. 下表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英国经济霸权的更迭演变过程。

    崛起中的霸权

    1789-1815

    霸权的胜利

    1815-1850

    霸权的成熟

    1850-1873

    衰落的霸权

    1873-1897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A . 在崛起阶段奠定了世界科技中心地位 B . 在胜利阶段加强了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C . 在成熟阶段大力推行了自由主义政策 D . 在衰落阶段经济的发展速度徘徊不前
  • 11.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能够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产量却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到30%.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 . 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 B . 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C . 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发展 D . 集体农庄失去了上地所有权
  • 12. 下表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国关系。

    1960年

    荚国组织了欧洲自由貿易联盟(英国、瑞典、邦威、丹麦、奥地利、瑞士和葡萄牙),称为“外七国”,以区别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内六国”。

    1962年

    英国开始进行谈判,中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内六国”。

    1963年

    戴高乐拒绝英四的申请。他说,如果让英国及其“外七国”伙伴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

    “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

    据此推论可知(   )

    A .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 B . 欧洲分裂局面日益加剧 C . 美国领导地位面临动摇 D . 欧美同盟关系趋向瓦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而机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持到1842年。但是这种禁令有很多漏洞,走私很容易,而且工业间谋也很多,英国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从长期来看是徒劳无功的。到1邵5年有2000多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法的机器出口总值在1840年叶年就达到、60万英镑,’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资料充分证明,它们成功地购买并安装了英国’的机械设备。向时,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健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材料二: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互耳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热领域一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邓小平复声主管教事业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妇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四)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对待先进技术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政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复出主管科教事业的意义。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后期常熟人谭晓,因当地“田多洼芜”,低价购买了大量空闲土地,雇佣乡民百余人,“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腾,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视地形、土壤情况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亮昆虫,此类副产品稍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其本人“纤音惮费”,生活节俭,因此“货日益,窖而藏者数万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提供了一个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例,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若干新现象。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15. 材料:经过两个月的策划、争论和商议,1906年11月6日,清廷最终颁布上谕,推出由慈禧太后钦定批准的中央新官制。这个中央新官制的基本内容如下: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各部尚书均预政务大臣,轮班值日,随时听候召对。中央行政改设11部,它们依次为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院,各部主管除外务部外,其余设尚书1人、侍郎2人,不分满汉;监察机构都察院设都御史1人,副都御史2人;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专掌审荆。另外,增设资政院,以为博采众言;增设审计院,以为核查经费。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6年清廷电央新官制与传统官制相比的不同之处。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06年清廷中央新官制改革。
  • 16. 材料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侵略各国应立即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联军总司令;要求美、英、苏同中国一致,对德、意、日宣战;联盟各国应相互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单独媾和。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盟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即反轴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侵略之26国,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对轴心国共同行动的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在倡导与组建反法西斯联盟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影响。
  • 17. 材料房玄龄(579-648年),齐州临淄人。房玄龄与唐太宗论治时,谈及了隋朝名相高颎的公平正直,他说“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这话正好与唐太宗的想法不谋而合,唐太宗高高兴地说:“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房玄龄的这一吏治思想,对贞观时期的史治清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唐太宗“量才授职,务省官员“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房玄龄精减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房玄龄对吏治问题的认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房玄龄精减官吏的意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