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110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育(pǔ)       愧(zuò)    谦(xùn)    即物起(xìng) B . (ráo)      胆(què)    骄(shē)     为人知(xiǎn) C . 骗(kuāng)    绊(jī)       咽(gěng)    强不舍(guō) D . 免(huò)      琐(xiào)   然(wǎng)   深痛疾(wù)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荒谬     震悚     油光可见     有例可援 B . 篷蒿     祈祷     龙吟凤哕     广袤无垠 C . 仰慕     馈赠     如坐针毡     义愤填鹰 D . 瘫痪     迸溅     束手无策     人迹罕至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 ,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B . 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C . 在读书汇报会上,李阳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 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 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 .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C .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 .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姆斯特朗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B . “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 C . 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我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D .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B .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C .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D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他们都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
  • 7.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 . 老舍长于写人,《骆驼祥子》中“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栊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寥寥几笔就把祥子灵活、稳健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C .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王伦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血溅鸳鸯楼都是和他有关的故事。 D .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三位名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是

  • 9. 默写。

    ①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⑤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⑦《<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 10. 请你参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
    (1) 【回忆难忘岁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自己学习生活中一件成功的事,并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要的点评。

    (2) 【积极面对未来】请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

  • 11. 古诗词鉴赏。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 描绘诗的开头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 “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 ,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熨斗〕形状如勺子,斗中烧木炭,用来烫平衣物。④〔复裈(kūn)〕夹裤。裈,裤子。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天下缟素           

    得襦           

    作复裈           

    ④母甚之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B . 不错意也/母问其 C . 轻寡人/未复有能其奇者 D . 虽千里不敢也/寒暑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4) 【甲】文中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表现了唐雎怎样的性格特征?

    【乙】文中母亲认为韩康伯将来一定是国家栋梁之才的依据是什么?

  •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埃博拉病毒

          ①“埃博拉”是刚果(金)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人死亡,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得名。

          ②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埃博拉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纳米,大小100纳米×(300~1500)纳米,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纳米左右。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的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③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发烧、食欲不振、头疼和嗓子痛。此时,埃博拉病毒已开始摧残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某人一旦突然开始出现发热、严重的头疼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则说明他已经被传染了。几天后,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全身性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接下来,患者躯干上会出现皮疹,并会很快蔓延到四肢和头部。再过几天就会达到转折点——此刻一些幸运的患者将会痊愈,而另一些患者则会发展到致命的阶段——出血热,患者肌体的免疫系统被全面破坏,人体微小血管破裂,导致患者从眼睛、嘴巴、鼻孔、耳朵等向外渗血。此时,患者胃肠道和其他内脏也可能会发生内出血。他们的白眼球将变成红色,呕吐物和腹泻物里会有血液出现,其皮下会形成大血疱。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休克而死亡,这经常发生在第一次发病的8到17天之间。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病例中,死亡率高达88%。

          ④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完全灭活。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 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录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

          ⑤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到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如果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给自己判了死刑。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⑥2014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称,年底前可能有大规模疫苗,用于控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蔓延。虽然科学家在对两种疫苗进行试验,但目前没有得到批准的疫苗。根据计划,到年底前生产的疫苗数量,将能够对疫情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 选文第①段介绍病毒的得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在该句中的作用是

    (3) 第③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写出能体现说明顺序的关键词。

    (4) 第⑤段“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如果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给自己判了死刑”一句中,划线的“几近”能否删去,为什么?

  •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也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⑪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1) 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文章段落

    主要内容

    ①②

    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的庆典日。

    ③﹣⑥


    ⑦⑧


    ⑨﹣⑪

    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我”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2) 第③段中划线的“规矩”在文中的意思是 , 第⑨段中划线的“地道”在文中的意思是

    (3) 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明画线句的作用。

    (4) 从全文的思路来看,第⑧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5) 文章结尾“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一句中划线的“这”指代什么?联系全文,说说它包含的具体内容。

三、作文

  • 15. 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