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太子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546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蓄(zhù)    物(jìn)天泽      繁花似(jǐn)      沧海田(cāng) B . 红(fēi)     原(chí)蜡象     相形风(zhuó)    顶礼拜(mó) C . 刀(pōu)   滋横流(sì)       狂自大(wàng)    上欺下(mèi) D . 隐(cè)     重峦叠(zhàng)  然开朗(huò)      风雪途(zài)
  • 2.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伎俩  鸿孺  面面相觑  忧心冲冲 B . 馈赠  璀璨  诚皇诚恐  海誓山盟 C . 脚踝  扶掖  重蹈覆辙  一抔黄土 D . 凌驾  娇正  折衷是非  根深蒂固
  • 3. 下列使用成语正确的是(    )

    A . 黄石房从骤涨,这令普通百姓叹为观止 , 他们只好目光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城乡结合。 B . 因临时有事,我不能去为朋友送行,这是我第一次对他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C . 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笑料百出,让全面的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个不停。 D . 对群众的疾苦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说得严重些是一种失职行为。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 玲玲用的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又发炎了。 B . 中国人民正在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 .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D .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                 , 而且                  。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天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       、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         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1) 填入上面划横线的词,最准确的是(    )

    A . 神秘、迷人;壮观、绮丽;深黄;灿烂 B . 壮观、绮丽;神秘、迷人;深黄;灿烂 C . 壮观、绮丽;神秘、迷人;灿烂;深黄 D . 神秘、迷人;壮观、绮丽;灿烂;深黄
    (2) 结合上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日落与日出一样,都是美丽的。 B . 本文的结构是先分后总。 C . 以上文段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使说明变得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D . 以上文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写出了日落时的壮观景象。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英国作家笛福所作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冒险出海航行,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坚强地度过了28年时光的生动故事。 B .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智绝”。他的典型故事情节有“空城计”,“舌战群儒”,“败走麦城”,“巧布八阵图”。 C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 . 《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轼,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著名的文学家。
  • 7. 古诗词填空。

    ,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③诗人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诗中体现了与朋友离别的凄凉情绪的句子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人们学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来形容对事业的执着奉献,表达赞美之情。

    ⑥《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

  • 8.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B . 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C . 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D . 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2) 解释下列划线词不正确的是(    )

    A . 宫妇左右莫不王(偏爱) B . 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C . 孙叔敖楚令尹(担任) D .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也(逃跑)
    (3)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B .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C . 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没有进谏的大臣。 D . 孙叔敖谦恭有礼,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人。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 9.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 本词中“脉脉”“悠悠”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 本词结尾一句可以算得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肠断”这一情感是如何形成的?

三、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张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人民日报》2015年4月16日,有删改)

    (1) 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 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太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

    (4) 请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1) 文章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莲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从全文看,看钟楼老人的“功夫”应该怎样理解?请从两个层面简要回答。

    (4)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四、作文

  • 12. 作文: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