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临沂青云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869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每组词语划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业   刀/素   公/同   害/ B . 育   得/反   画恨   辈/ C . 刀/号   难/据   抽/扶   腼/经 D . 乱/泥   食求   除/老   然/阻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郑重其是   头晕目眩   吹毛求疵   红妆素裹 B . 歇斯底里   悠游自在   精血诚聚   家谕户晓 C . 一代天骄   不知所措   正襟危坐   不言而喻 D . 有例可援   润如油膏   简明扼要   重蹈复辙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 六月的雨天,电闪雷鸣,聚雨狂风,妖娆无尽。 C .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海。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为一己私利不断挑起事端,制造麻烦,令人怒不可遏 D . 凭借丰富的临场经验和超强的爆发力,李明在全县中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夺取百米冠军应是十拿九稳的。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再出现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 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C .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 . 2016兰陵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25日上午在兰陵县文化广场召开。
  •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B .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C . 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D .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

二、名著导读

  • 6.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填空。

    (1) “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撞到了马下……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来有诗赞曰: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霹雳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该段文字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

    (2) 《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体小说,作者是。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三、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②疑怪昨宵春梦好, ,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⑤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 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⑦陈涉太息曰:“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四、综合性学习

  • 8.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考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中考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

    “爸爸”的意思是:

    为了说服爸爸,“你”说:

五、语言表达

  • 9. 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六、诗歌鉴赏

  • 10. 阅读《卜算子•咏梅》一词,完成下题。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的意境。下阕中“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七、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秦王色      

    ②寡人矣      

    ③许由无天下之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五十里地存者     子南方传士也 B . 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尝以兵说魏昭王 C . 休祲降天           时宿 D . 士必怒             王无兵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唐雎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4)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八、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比,是一门学问

          ①“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们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于用“比”这把双刃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如何“比”,是一门学问。

          ③客观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启迪和成功。只有理智地“比”,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

          ④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迅速被大家熟知的莫言,就值得我们学习。在其写作生涯中,他的内心就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分析一些知名作家,研究其大红大紫的成功因素;其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农村生活中找灵感,让文风愈加独成一派。现今很多作家将赚钱和功利放在首位,成了所谓的“市场作家”,什么畅销,就写什么;还有的作家为了博得关注,沉迷于风花雪月、野史风韵。莫言就是善“比”的典型,知道自己应该比什么,是销量、关注度、名利、掌声,还是文学著作本身的意义,相信莫言内心总有一把标尺。

          ⑤缺乏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空白和遗憾。和别人进行“比”较后,自己仍没受到任何启迪和进步,这样的“比”就是盲目的,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例,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诉人们,秦朝实力雄厚,阿房宫的建造更是雄伟壮丽,秦始皇满以为这样就会稳坐江山万载,不曾想,一个陈涉起义就让一切土崩瓦解了。“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代统治者比而不鉴,所以悲剧才会不可避免地重复上演。

          ⑥不顾实际地“比”,带给我们的是诱惑和伤害。现在有些学生就存在着一种不良风气----攀“比”,且愈演愈烈。媒体也偶有报道过一些学生举办豪华聚会,开着名车,穿着名贵礼服,排场浩大。这些学生“比”的不是成绩和素质,而是吃喝穿戴、时尚享乐、排场,无不让人惋惜。校园里应该是最纯洁的圣地,可攀“比”之风,丧失了本来的纯真、质朴和善良。

          ⑦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不恰当的“比”,选择理性的“比”。对待生活,我们应该努力将“比”变成自我奋进的动力,使“比”成为我们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助推器。

          ⑧该“比”的时候,我们绝不怯懦;不该“比”的时候,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牵绊。

          ⑨总之,“比”是一门学问。只有善“比”者才能知足常乐,才能体会心远地自偏之境界的美妙。“比”出思想,“比”出境界,“比”出风采,才是我们应该达到的人生高度!

    (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2) 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的论证过程。

    (3) 第⑤⑥两段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静默常常引起人的宗教之思,出世之思,这是无足奇怪的,因为人们的世俗生活是如此喧嚣,属于他们的静默时刻是如此短暂,所以当静默来临,当然渴望超脱,渴望出世。

          但这并不是说,静默之中缺少入世的情怀,相反,有的时候,静默就是深深的牵挂。我这里想谈的是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多年前听日本民歌《北国之春》其中唱到“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听得我肝颤--绝大多数中国农村的父子关系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找不到什么话题。

          “工作忙吗?”

          “还行”。

          “最近出差没?”

          “没有。”或者:“去了趟广州,呆了四五天”。

          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我特别想告诉父亲北京的交通有多拥堵,那里的空气有多糟,我有多么想家;特别想告诉他我出差时看到了哪些美景,遇到了哪些怪事,可是见到父亲黑瘦的面孔,便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

          父亲的脸色确乎又黑了不少,听姐说,因为我和弟弟不在身边,父亲百无聊赖,便和二三老友约着天天去河边钓鱼。父亲患过动脉血栓,久坐钓鱼显然是不利于健康的,但我无法阻止他,因为我知道父亲钓的不是鱼,是寂寞。我特别想说:“您搬到城里去住几天吧?”可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此前已向他发出过N次邀请,都被他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了,所以日子久了,也就懒得张嘴。

          及至儿女长大了,回到老家,父亲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笑容,领着他的宝贝孙女在村里四处转悠,一会儿给她买一瓶饮料,一会儿给她买几块糖,我们父子俩彼此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必相对无言了。

          其实,父亲有很多话想对我说。

          有一次出差,我顺路回家小住数日。我睡在伯伯的炕上--伯伯因为身体残疾独身一辈子,按政策他可以搬到镇里的敬老院去住,享受吃五保,但父亲担心那种生活太孤单,一直拒绝伯伯离家独住,就这样,伯伯一直和我们一家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况在我们村乃至周围绝无仅有,更多的家庭是兄弟分家,各过各的日子,还有的家庭因为土地、房屋、财产之争,闹得兄弟反目,形同陌路。因为从小我就和伯伯在一盘炕上睡,所以我和伯伯的交流远比和父亲的交流来得多,来得自然。这天晚上,伯伯和我聊了很多,从村里张三的病说到李四家的黄牛,伯伯恨不得把半年来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跟我絮叨一遍。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说:你们俩昨晚可真能聊,我两点起夜的时候听见你们还在说话呢。

          听得出,父亲有一点嫉妒的意思。

          在家呆的最后一个晚上,吃完饭,父亲就出去串门了,而我因为连日劳顿,睡得比较早。父亲回家时,我已进入梦乡了。后来听伯伯说,那天晚上,父亲回来想和我说说话,推门进了我们屋,发现我已经睡熟了,就没让伯伯开灯,他独自坐在我身旁,静静地看了我很久。伯伯说,你爸的目光在你的脸上停了很久,他担心你平常用脑太多,营养跟不上;更担心你一人在外,受了委屈无处诉。

          听了伯伯的转述,我泪流满面。

          我知道,中国绝大多数父亲的爱都是如此深沉、压抑甚至扭曲的。每每看西方电影,见人家父子之间直接说“爸爸,我爱你”“孩子,我也爱你”,总让我羡慕不已;见人家的孩子可以不叫爸爸而以“查理”或“约翰”相称,也让我对他们的平等关系敬重三分。

          可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它深深埋在我们彼此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些爱是需要及时表达的,虽然我说不出“爸爸,我爱你”,但我要让爸爸知道,我渴望与他沟通,我愿意与他沟通,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可以是平等交流的父子。

          父亲啊,虽然我们一年只见两三面,虽然我们的电话沟通一周只有一次,但我对您的牵挂与日俱增,如今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没错;但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

    (1)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

    (2) 文中插叙伯伯的生活经历有何作用?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但我对您的牵挂与日俱增,如今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

    (4)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九、作文

  • 14. 作文:

          心愿像一粒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渺小,却可以开出最美的花朵。心愿,像一条小溪,流淌在爱的大地上,尽管它涓细,却可以浇灌绿色的希望。

          请以“心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是关于自己的,也可以是关于亲人的、朋友的故事。

          要求:①根据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合理安排文章的详略和描写方法;②关注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③不得套做和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