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南昌市初中教育集团化联盟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922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pú)     略输文采   留(zhì)    原弛蜡像 B . (chóu)   心无旁鹜   灵(jiù)    涕泗横流 C . (póu)    无与伦比   恣(suī)    歇斯底里 D . 桥(zhàn)   为其不远   角(líng)   妄自菲薄
  • 2.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B . 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见风使舵 , 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C .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 真正地解脱。 D .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李京京的声音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不是上台表演吗? B . 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所以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C .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D . 少年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孤独和精神的艰难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⑤④②③①
  • 5. 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______________

    A . 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 . “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C . 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 . 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 6. 最能表述该语段观点的句子是(    )

          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作为个人,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活得还是像在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况有理性认识,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结”。否则,崛起的中国将难以担当与自己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

    A . 中国急需提高国民的个人地位 B . 崛起的中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地位 C . 中国人为什么有“受害者情结” D . 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诗歌鉴赏

  • 7.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 . 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 . 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 . 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 .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 . 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 . 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三、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丧   

    ②明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4)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5) 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四、默写

  • 9.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 弓如霹雳弦惊。

    , 西北望,射天狼。

    ⑤《观刈麦》中表现劳动者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⑥《出师表》中“。”一句表明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五、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火车驶向春城的黄花小镇,窗外不时闪过的景象,陌生而又熟悉。我小心地抱着书包,紧贴在胸口,那里面,装着我十年的秘密。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期盼?是激动?或者,两者都有吧。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感觉到心跳竟是如此的强烈!有些印象,毫无由来,却异常清晰。

          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此时的心,竟然那样宁静。我静静地走过去,推开那扇玻璃门。这个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站在大厅,我有点手足无措。保安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不知所以地点点头,也不知怎么的便坐在了靠门口的座位,因为我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

    3点半,3点40.3点45……我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我的心紧张起来。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老人说。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是他俩,就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

          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当我终于走向独立,大学毕业,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的时候,我要完成感恩的心愿。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魂牵梦绕的一切。

          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

          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

          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父亲,母亲,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选自《读者》2013年第11期,有改动)

    (1) 阅读文章,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结果

    10年前


    “我”活了下来

    老夫妇寄生活费给“我”

    “我”读完大学

    下午4点

    (2)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 本文标题“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有何含义?

    (4)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①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②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③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④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⑤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10多亿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⑥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⑦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⑧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2000万吨之间。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存。

          ⑨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计算,全世界每年排入海洋的汞有1万多吨,镉就更多。

          ⑩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100万吨进入海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⑪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热污染等也使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⑫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41000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200亿吨悬浮物和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⑬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80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鱼减少了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

    (1) 选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人类应该保护好海洋?

    (2) 指出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3) 下面句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

    (4)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写几句话,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

    A:;B:

    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

六、作文

  • 13. 作文:

          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                      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④错一字扣一分,扣完为止;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