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亚运会
亚运会是由亚洲运动联合会(1982年改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一届。亚运会源于20世纪初,其早期形式叫远东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于1913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城举行。当时,除东道主菲律宾外,还有中国和日本的运动员参加。后该运动会改名为远东优胜者运动会,只有亚洲远东国家参加。第11届运动会曾准备在东京举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未能实现,至此,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早期胚胎便夭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国际奥委会委员——印度的松迪先生发起组织了亚洲体育协会,他会晤了参加当年8月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亚洲国际体育代表团领导,并召集亚洲6国(缅甸、斯里兰卡、中国、印度、朝鲜和菲律宾)10名代表于8月8日开会,决定成立亚洲运动总协会。1949年2月13日,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印尼、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的代表进行会谈后,决定举办今天的亚运会。这次会议决定把亚运会举办时间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空闲时期,每4年举行一次。首届亚运会于1951年召开。
每个青年都应该拥有间隔年
【间隔君说】
历时一年时间,由“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筹备,三联出版社荣誉出版的书籍《间隔年,给青春一场壮行》即将上市。这本书纪录下了十位间隔青年的故事,他们是在“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支持下利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去间隔年的优秀大学生,这些故事对当下年轻人有着特殊的价值,非常值得一读。
【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是中国首个资助年轻人实施“间隔年”的专项基金,由十几位企业家于2014年共同发起,旨在中国年轻人中传播“间隔年”概念并推动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为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具备更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更创新的精神、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贡献力量。
【中国间隔年计划】
“中国间隔年计划”是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的首创也是核心公益项目,通过每年甄选并资助、指导一批高校在校生完成国内或国外的3—12个月时间的间隔年计划,帮助他们积累生活阅历、磨练意志、提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最终通过探索世界,认识自己。
【书籍故事主人公】
主人公一:姚舜 | 大学期间用2年的时间完成间隔年之旅,走过七十多国回归的他,变身独立跳伞员、滑翔伞员、冲浪手、潜水教练;他是网易新闻、视觉中国、华为签约摄影师KLOOK旅行体验师、携程签约旅行家。他就是网络红人“姚舜不二”。 |
主人公二:唐丢丢 | 生于蜀地,求学魔都,也在北京和纽约“混”过;足迹遍布三大洲12国家,希望成为世界的子民;“弃政从文”,毕业于上外国际政治系,后去欧洲读艺术管理;她是一个热爱冒险的生活梦想家,已出版《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
主人公三:李家伟 | “奇点”魔术工作室创始人,《奇点秀》总导演。间隔年期间独闯澳洲,以魔术会友加入澳洲魔术协会。在墨尔本街头表演魔术,在地标建筑Art Centre和澳洲魔术师切磋。 |
【大咖推荐】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了解间隔年。也许我们过去的成长节奏实在是太快了,社会的惯性让我们和别人都差不多。也许停下来思考一下能让我们距离理想的自己更近一些。
——樊登读书会发起人樊登
间隔年,就是在漫长的旅途中,看见世界,认识自己。
——职业旅行家背包客小鹏
此书可能会给那些想借间隔年之名来场吃喝玩乐旅行的人当头一棒,因为间隔年就如书中各个精彩故事般,从来就不是一场简单的异地远足。
——《迟到的间隔年》作者孙东纯
【大数据:毕业流行“间隔年”,95后都去干了啥】
小联与小萌在读过上述文字后展开了以下交流,请依据你的理解,补全下列对话。
小联:读过这些资料,我掌握了一个新名词,原来“间隔年”指的是①{#blank#}1{#/blank#}。我以后也想拥有间隔年。
小萌:我的想法和你一样。说到间隔年,我想起了我的表哥,他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但由于成绩不太突出,一时还没到合适的工作,他一直想用两年时间完成期待已久的台湾旅行。如果他向“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提交申请,能不能得到资助与指导呢?
小萌:根据与“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相关的材料内容,就有结论了:②{#blank#}2{#/blank#}。
小联:原来是这样!又长见识了。我看到有网友评价说“95后的间隔年背后有着公益情怀”,看到这张大数据图,我就理解了网友的评价③{#blank#}3{#/blank#}。
小萌:是啊!正因为这样,孙东纯才认为《间隔年,给青春一场壮行》这本书“可能会给那些想借间隔年之名来场吃喝玩乐旅行的人当头一棒”,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不管是姚舜、唐丢丢还是李家伟,都能证明“间隔年”的意义。就以这三人中的一个为例吧:④{#blank#}4{#/blank#}。
小联:听你这么一说,我更想知道其他主人公的故事了,回头我要赶紧把这本书买了,好好规划我未来的间隔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