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8课《自然之道》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1)、根据词意,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犹豫。

②好像没有那么回事,表示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③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④愚笨。

⑤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2)、我会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情愿——        赶紧——        似乎——

反义词:冷淡——        紧张——        错误——

(3)、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4)、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能言善辩的小孔融

    小孔融十岁时,爸爸带他到京城去见世面。这京城里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孔融很想拜见这位大人,可是爸爸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对爸爸说:“我有办法让李大人接见我。”

    这天,孔融进了李府大厅,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他问:“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么亲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亲着哩!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经向你们的老祖宗李耳拜过师,向他请教过学问,这说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几百年前就建立起了友谊。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见您。”姓李的大官和在座的宾客,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都十分惊奇,连声赞叹。

    正在这时,一位姓陈的大官来看李大人。李大人指着孔融说:“这孩子是一位人间奇童!”姓陈的大官说:“小时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用。”孔融一听,马上做出反应,他对这位大官说:“这样说来,大人您小时候肯定是很聪明的了!”姓陈的大官一听这话,不敢小瞧他了,夸奖说:“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果然,孔融长大后被曹操重用,与其他六位才子一起被称为“建安七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600年大海祭(有删改)

    “借绵绵海岸传递中国情意,汇涛涛海浪熔铸平安海疆。”大海无边无垠,永远澎湃的海或许没有留下当年辉煌的足迹,但滚滚的浪花却无法磨灭郑和下西洋的功绩与留在每个人脑海中的深深印记,600年来,无人不在回眸着这伟大的一切……

    夕阳下,滔滔的海浪,朵朵的浪花上,是一支令人折服的舰队,它的庞大,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气魄,它的雄伟,展现了古代中国的伟大。肩披战袍,身着铠甲,这就是郑和,给大明帝国带去灿烂历史的伟人,他站在船头昂首挺胸,颇有大将风范。翘首遥望,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他镇定自若,心潮却如一波接一波的浪涛,起伏不定。他指挥着长龙般的舰队,带着满载友谊的船只驶向前方,驶向金色的余辉。

    28年的踏访,从1405年开始,拉开帷幕,友谊随着航程的扩大慢慢散开,交往随着时间的长久渐渐融合,贸易随着了解的深入缓缓完成。“八百里绵绵海岸,五十弦传递友情,海上大点兵”。郑和七下西洋,指领着2.7万余人的船队,一次又一次地拓展航线,一次又一次地展开深入交易。这位伟人往返于中国和亚非30余国之间,他所代表的情谊,有如大海无限广阔,好似浪花接踵而来。

    郑和的来访受各国欢迎,因为他不仅尊重各国的风俗,更加尊重各国人民的宗教感情,还带去了农作物良种,中药材,以及商品流动理念等,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郑和七下西洋,谱写了一首不朽而又神圣的篇章。他是友谊的使者,将各国的情意传递,每个国家就是一条红线,被人牵引在一起;他是出色的航海家,在他镇定的指挥下,单独的个体,慢慢融合,成为一只处于巅峰的舰队;他是优秀的交易家,把各国的文化、风俗深深连接,使各国之间得以交流。

    600年大海祭,祭奠他心底的爱国情,祭奠他的丰功伟绩,更祭奠他笔下传奇的史诗……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二)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撒。

    “噢,噢,不要紧。”

    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

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