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学业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继宣,开封浚仪人。尝命往陕州捕虎,杀二十余,生致二虎、一豹以献。契丹寇静戎军,从崔彦进过拒马河接战,自 , 大败之。雍熙三年,曹彬北征,继宣从先锋李继隆至方城,力战三日,大军继至,遂克固州。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斩其酋贺恩相公,继宣亦中流矢。大军还雄州取刍粮,遇契丹新城,疾战至暮。明日复战,继隆为敌所邀,继宣以所部拔之。召入,以功超授崇仪使。淳化三年,徙知保州。筑关城,浚外濠,葺营舍千五百区。造船二百艘,入鸡距泉以运粮,人咸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至道三年,契丹寇定州,至怀德桥,继宣领兵三千掩袭之。契丹保丰隆山砦,继宣伐木治常山桥,契丹闻之,大惧,拔砦遁走。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及召潜属吏,诏继宣与高琼同主军事,逐敌越拒马河。受诏按视缘边城砦,权知威虏军,敌骑至城下,屡出兵设伏,斩获甚众。咸平四年,领康州刺史。敌至,继宣即召赤虏之师,敌走上羊山。继宣逐之,环山麓至其阴。继宣马连中矢毙,凡三易骑,大克捷。诏书称奖。景德初,契丹乘秋来攻,继宣独主镇州全师。及与契丹和,命为高阳关钤辖。继宣罕识字,上以河间郡事繁,虑狱讼有枉,命高继勋代之,止为钤辖。大中祥符初,召还,加四方馆使。以疾,授西京水南都巡检使,每夕罕巡警,为留司所举,特诏增巡检一员,专主夜巡。六年,疾甚,求至京师寻医,卒,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李继宣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B、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C、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D、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雍熙”,是帝王年号,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的“庆历”类似,中国古代除皇帝年号纪年法外,还有干支纪年法等。 B、地支可用于计时,午时指白天十一点到一点,申时指下午五点到七点。 C、“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继宣英勇顽强,受到赏识。大军返回雄州取粮草,在新城遭遇契丹人,血战到黄昏。第二天再战,李继隆被敌军拦截,李继宣率领部队救下他。后来跟随李继隆作战,斩杀敌酋,身中流矢,因战功被任崇仪使。 B、李继宣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至道三年,契丹进犯定州,到了怀德桥,李继宣领兵三千突然袭击他们。契丹退守到丰隆山砦,李继宣伐木修理常山桥,契丹人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拔营逃跑。 C、李继宣作战勇猛,临危不惧。敌人来到,李继宣马上召集赤虏的军队,敌人逃上羊山。李继宣紧紧追赶敌人,沿山脚直到山北。李继宣骑的马连续被敌人射杀,前后换了多次马匹,取得胜利。 D、李继宣识字很少,学识不高。皇上因为河间郡事务繁多,怕他断案有误,就命高继勋接替他,只让他担任钤辖的职务。他担任西京水南都巡检使时,因每晚派遣的巡检太少,被留司举报,皇帝为此增加一名巡检,专管夜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造船二百艘,入鸡距泉以运粮,人咸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

②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毛颖传

韩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 , 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 , 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注】①明眎:眎,通视。《礼记•曲礼》中写道:“兔曰明眎。”②趺(fū)居:踞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弱冠 , 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南,及归,舟中惟载书籍而已。除东川行枢密院都事,尽心赞画,多所裨益。修府舍,发地得银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锭,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余作酒器给公用。承制改同知保宁路事,治尚平简,反侧以安。

    拜监察御史,纠劾不避权贵,上所纂《农桑辑要》书。迁陕西汉中巡行劝农副使,置义仓 , 教民种艺法。就佥本道肃政廉访司事,黜奸举才,咸服其公。徙山南道。松滋、枝江有水患,岁发民防水,往返数百里,苦于供给,师文以江水安流,悉罢其役。驸马亦都护家人怙势不法,师文治其甚恶者,流之。大德二年,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顷之,以疾家居。擢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以疾不赴。

    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 遂为丰年。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职田米积之盈屋,曰:“我家几人,能尽食此乎!”呼贫士及细民,恣其取去。廉访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谒师文,称为先生。师文在任未久,境内晏然。

    奉旨撰《王勃成道记序》等文,赐银贰铤,不受。考河南乡试归,次襄县,卒于传舍,年七十一。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 , 谥文肃。

(选自《元史·畅师文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①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有删改)

材料二: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 , 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②之 , 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

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显学篇》,有删改)

【注】①武安君:指秦国大将白起,他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②马服: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因战功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后代文章多以“马服”指代赵奢,也有文章指代赵奢之子赵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