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呈现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呈现蓝紫色火焰
反应物的种类
老师提供了以下实验装置,同学们选择装置用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获得氧气。
(1)仪器a的名称:{#blank#}1{#/blank#};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blank#}2{#/blank#}(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
(3)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blank#}4{#/blank#};
(4)甲同学用图A加热铜粉进行实验,化学方程式为{#blank#}5{#/blank#};
(5)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blank#}6{#/blank#};
(6)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blank#}7{#/blank#};
(7)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blank#}8{#/blank#}(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物质总质量⑥元素种类
为比较二氧化锰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blank#}1{#/blank#}。
【定性研究】
(2)如图甲,实验前应先检查{#blank#}2{#/blank#}。用手捂住锥形瓶,若观察到{#blank#}3{#/blank#},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图乙,可通过观察{#blank#}4{#/blank#}来比较不同用量的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
(3)取2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0.2 g、0.4 g、0.6 g、0.8 g二氧化锰装入锥形瓶中,塞紧橡胶塞,倾斜试管使试剂充分混合,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丙所示(产生氧气的体积用装置内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的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产生氧气的速率就越{#blank#}5{#/blank#},但是产生氧气的总体积{#blank#}6{#/blan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深入研究】
(4)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猜想1: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猜想2: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猜想3:二氧化锰的质量减少。
你认为猜想{#blank#}7{#/blank#}(填“1”“2”或“3”)是正确的,请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blank#}8{#/blank#}
{#blank#}9{#/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