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镇中学、唐洋镇中学、弶港镇中学等六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查阅资料)①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②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江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她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反应前称好总质量后,砝码和游码都不动)。
①他们主要观察这两个实验中天平是否平衡。
小明的实验: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天平(填平衡/不平衡)。
小江的实验: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天平指针向偏(填左/右)。
(得出结论)
小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江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②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同学的实验设计,若小江同学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的容器中进行。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的质量/g | 4 | 10 | 1 | 25 |
反应后的质量/g | 未测定 | 21 | 10 | 9 |
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 )
|
|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制取H2气体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C.验证质量守恒 | D.验证传说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5 | 0 | 6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0 | 15 | 25 | x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并称重。
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使盐酸与锌粒接触,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已知:Zn+2HCl=ZnCl2+H2↑)
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瓶口塞上橡胶塞,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接触【已知:2NaOH+CuSO4=Na2SO4+Cu(OH)2↓】,充分反应后称量。
数据见表:
编号 | 实验I | 实验II | 实验III |
反应前的质量/g | 4.8 | 112.6 | 118.4 |
反应后的质量/g | 8.0 | 112.4 | 118.4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