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金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溪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许谦之门。同郡柳贯以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注】①籍,这里指征召,下同。②糜饷:浪费粮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道遗金

②公卿交

劝之仕,不应

④年七十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既 归 遭 天 下 大 乱 避 地 南 山 著 书 自 适。

(3)、翻译句子。

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縻饷耳。

(4)、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胡翰是一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有关诸葛亮的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    《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