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

中共的哪次会议第一次系统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举一反三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材料一:《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摘自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材料二: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

——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

①1920年,《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

②1920年,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

③1921年,北京共产党小组的邓中夏等人在长辛店给工人开办劳动补习学校。

④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意——消灭阶级。

材料四:


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

苏俄

国情: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道路: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进而夺取全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被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典道路。

领导人:列宁

政策:①

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中国

国情: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道路: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领导人:②

道路:改革开放

内容: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

材料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编自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等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探索、有错必纠、曲折前进的历史。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队伍,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长期战斗并逐步地夺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其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郑广谨等著《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四:(1936年)12月中旬,周恩来到了西安,他马上去见蒋介石,蒋介石这时仍很虚弱,背上的伤口还在疼痛,在心理上,他也为自己的痛苦遭遇感到苦恼,一看到周恩来,蒋介石脸色变得苍白﹣﹣他一定记起了自己曾悬赏80,000元买这位客人的头,但周恩来很克制,表现得很友好,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少帅,两人都称呼蒋介石为“委员长”经过一阵很冷淡的沉默,蒋介石听了周恩来对共产党观点的详细说明。

﹣﹣﹣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

材料五: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箱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材料六:在革命建设、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指引理论创新》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