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某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B |
制取Ag |
用Fe与AgCl反应 |
C |
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钙 |
取样品,加入适量水 |
D |
除去K2SO4溶液中的K0H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物质 | 所需时间 | 价格 |
Fe屑 | 约13900s | 1000g / 10.0元 |
Zn粒 | 约50s | 1000g / 40.0元 |
Mg片 | 约20s | 1000g / 432.0元 |
{#blank#}1{#/blank#}
【学习交流】
(1)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blank#}1{#/blank#}色固体,乙中溶液颜色变为{#blank#}2{#/blank#}色。
(2)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blank#}3{#/blank#}(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拓展探究】
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 , 为此,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lank#}4{#/blank#}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废液中没有AgNO3 |
实验2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 | {#blank#}5{#/blank#} | 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 |
【反思评价】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2所得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blank#}6{#/blank#}。(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将过量铝粉加入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blank#}7{#/blank#}。(写离子符号)
选项 | 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气筒给篮球打气 | 气体分子间隔大 |
B | 关闭煤炉的进风口 |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C |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 | 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
D | 用石灰浆[Ca(OH)2]抹墙 | 石灰浆中水蒸干墙壁变硬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