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第7单元《韩非子》选读 第25课 《郑人有且买履者》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猛狗与社鼠

韩非子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 , 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 , 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节选自《韩非子》)

【注】①管仲: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齐桓公任命他为卿,尊他为“仲父”。②阤(zhì):崩塌。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酒甚美,帜甚高                县:通“悬”,悬挂 B、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万乘之主    明:表明 C、此人主之所以蔽胁                  所以:……的原因 D、故人臣执柄而擅禁                  执柄:掌权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B、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C、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D、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借写“狗恶酒酸”“社鼠为患”的寓言故事,来揭露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丑恶现象:奸人当道,堵塞贤路,蒙蔽君主。 B、猛狗、社鼠的形象,喻意大体一致又各有侧重:猛狗着重比喻排挤贤能的朝廷权臣,社鼠着重比喻蒙蔽君主的左右亲信。 C、最后一段举出尧传天下给舜的传说,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尧为人主而“不觉”,致使他接连错杀鲧、共工两位大臣。 D、两个寓言故事包含着这样的哲理,事物间常常存在着不易察觉的复杂关系,如猛狗与酒酸之间的必然关系,就难以判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②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 , 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其围。归,再起,仍故职。

       四十年擢总督蓟辽副都御史。条上封疆极弊十五事,多从其请,以居庸岔道却敌功,进兵部右侍郎。

       明年五月,古北口守将遣哨卒出塞,朵颜卫掠其四人。部长通汉叩关索赏,副总兵胡镇执之。并缚其党十余人。通汉子惧,拥所执哨卒至墙下,请易其父。通汉者,辛爱妻义父也。选欲以牵制辛爱,要其子入质,乃遣还父。自是诸子迭为质,半岁而代。选驰疏以闻,自诩方略。选及巡抚徐绅等俱受赏。

      十月丁卯 , 辛爱与把都儿等大举自墙子岭、磨刀峪溃墙入犯,京师戒严。帝大惊,谕阁臣徐阶曰:“朕东见火光,此贼去京不远,其令兵部谕诸军并力剿逐。”明日,选以寇东遁闻,为将士祈赏。帝疑,以问阶。对曰:“寇营尚在平谷,选等往通州矣,谓追杀者,妄也。”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击之。膑、溱战殁,镇力战得脱。寇留内地八日不退。给事中李瑜遂劾选、绅与副使卢镒,参将冯诏、胡粲,游击严瞻等。俱逮下诏狱。又二日,寇始北去,京师解严。

       初,谍者言寇将窥墙子岭,部檄严待之,而三卫为寇导者绐选赴潘家口。寇已入,选、绅惧得罪,径趋都城,屯东直门外,旋还通州。及遣镇等御,又不胜。内侍家蓟西者,哗言通汉父子实召寇。帝入其言,益怒。法司坐选、绅、诏守备不设律斩,镒等戍。帝谕锦衣朱希孝坐以纵通汉勾贼罪,复下选诏狱。选不承,止承质通汉父子事,且言事已上闻。希孝录其语上 , 刑部如帝指论选死。即戮于市,枭其首示边,妻子流二千里。绅论死系狱,诏及镒等戍边。帝虽怒选甚,但欲诛其身,法司乃并坐其妻子。隆庆初,始释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覃宏,字士英。景泰三年,中進士,授监察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宏。帝重违王意,逮宏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宏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宏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宏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宏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宏,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宏不已。诏并逮宏,廷鞫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宏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宏,不纳。廷臣复连章言宏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言者谓宏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宏 驰 至 固 原 按 行 败 所 躬 祭 阵 亡 将 士 掩 其 骼 奏 录 死 事 指 挥 朱 鼎 等 五 人 恤 军 士 战 殁 者 家 劾 治 败 将 杨 琳 等 四 人 罪 更 易 守 将 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十七年,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 , 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尝读书见吾丘子①,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大统十五年,行下部县事。

    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六官建,拜大学助教。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朝廷有疑义,常召问焉。后以疾卒。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周书·樊深传》)

(注)①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②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大夫传

(明)焦竑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雅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 , 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 , 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

    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问馈却不纳。一时诸生俛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惰窳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逋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 , 增墩台 , 令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先是大夫念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仅仅六十而卒,惜哉!

【注】①胶庠:这里指学校。②惰窳(yǔ):懒情。③墩台:这里指报警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