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Ⅰ. 将A试管充满CO2 , 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Ⅱ. 密闭下,用针筒将A中部分CO2抽出

Ⅲ. 打开K

Ⅰ. 将A试管充满CO2 , B试管加入稀盐酸

Ⅱ. 用针筒向A 中注入适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Ⅲ. 打开K

(1)、实验1中,用针筒将部分CO2抽出,A试管中分子间隔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实验可以验证CO2与水发生反应,看到的现象是
(2)、实验2中,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Ⅲ中,打开K后发现A中液面上升后又下降,有气泡产生,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氢氧化钠、{#blank#}1{#/blank#}

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blank#}2{#/blank#}。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同学

加入足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

加入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一成立

丙同学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一成立

(实验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滤液中不含碳酸钠;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丙同学的实验错误,原因是{#blank#}3{#/blank#}。

(得出结论)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和现象,可证明猜想一成立。

(反思迁移)①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用两种盐溶液及相应的实验操作,也可确定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这两种盐溶液可以是{#blank#}4{#/blank#}。

②在制取某物质时,除了根据原理设计实验,还需要注意{#blank#}5{#/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