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提升练习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50字左右)
举一反三
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材料1:教育部门将主导校园足球,通过设定足球为校园体育必修课、学生足球特长将计入档案供升学参考、发展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打造完善四级院校联赛、扩大高校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等多项举措,夯实中国足球的基础。根据教育部的目标,2017年,全国将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并且,将按照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

材料2:绍兴“足球进体育中考”的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舟山后来也把足球设置成了体育中考的内容。2015年绍兴地区的体育中考足球考试是颠球,舟山则选择了运球绕杆,根据速度的快慢来确定考试的成绩。杭州今年的体育中考中没有足球,但对于足球列入选考项目,很多体育老师都很支持。

材料3:位于杭州市中心的几所老牌小学的校长坦言,开足球课,是心有余而地不足。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孩子安全问题,所以在没有合适场地的情况下,要开展足球运动有很多顾虑。其次,学校配备的体育教师大多都不是足球专业教师,这使得足球课程开设质量不高。第三,家长们认为从强身健体出发,赞成足球进校园,但不宜变成必修课。足球进校园“一刀切”,挤掉传统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不管学生的个体差距、兴趣异同,全部赶到足球场踢球去;足球不但进校园还进考场,成为“应试足球”或中考、高考加分项目……这些都是走偏的表现。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中和”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此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为贵”思想跨越千年时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ㅤㅤ拉开历史的(wéi mù),“和”字最早契刻在三千多年前的龟甲上,探究它的本义为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春夏秋冬,万物消长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和”的精神内涵越来越丰富。《尚书》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是关乎国家兴亡的政治德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事物多样化、多元化的统一,是多种事物A(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或相反相成的组合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是情感恰如其分、有所节制地表达,是内心情感的和谐有序。

ㅤㅤ“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及其弟子发展并继承了前人关于“和”的理论 , 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主张。

ㅤㅤ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融汇进奔流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在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绵延至今。了解了这种追求,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为何在B(风云变幻/落英缤纷)的世界舞台上一直(yǎn yì)“和为贵”的“故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