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材料一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不易(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又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三: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魏泰《东轩笔录》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