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贺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外交、对外开放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72年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中美联合公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物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1984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脸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海城市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2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

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

2018年

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有理事会会议义,习近平作了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休”的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的。说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不断扩大发展的对外开放对我国产生的重大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