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僧智仙也      吾欲南海,何如 B、之者谁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 C、而往,暮而归    晖夕阴,气象万千 D、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比较下边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 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 ,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 ,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