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的质量/g
0.1
0.2
0.4
40s末 体积
49
61
86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试管
I
II
III
滴加试剂
5滴
5滴0.3
产生气泡情况
较快产生细小气泡
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无气泡产生
结论是,实验III的目的是。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在250 mL平底烧瓶中依次加入2g氢氧化钠、100mL蒸馏水、2g葡萄糖(粉末),振荡使其溶解。滴入4~6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塞上瓶塞(如图),振荡烧瓶,溶液呈蓝色。静置,约3分钟后蓝色消失,变为无色。再次振荡,无色溶液又呈蓝色。可反复多次。为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人做了以下实验。
①从烧瓶中取出溶液注满一支试管,塞上橡皮塞。试管中的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再振荡试管溶液不能变蓝。
②在原烧瓶中经A处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了。静置片刻后,蓝色又消失。再次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
③为了进一步弄清是何种成分引起的,他又继续探索。从A处改通纯净的N2、CO2 , 都不能使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变蓝。把制得的氧气从A处通入,发现上述无色溶液慢慢变为蓝色,到此为止,“蓝瓶子”实验原理有了科学结论,请总结“蓝瓶子”实验的变色原理:{#blank#}1{#/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