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测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材料2: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
(2)、归纳材料2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2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 日)

材料二:就整体意义而言,1840年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的真正转型,乃是由辛亥革命而正式发端的。政治上,它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形,初步确立了民主、法制等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经济上,它以政权力量对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予以有力的推动,并提出了国家建设的第一个发展蓝图,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国家整体架构的成型;文化上,它既大力求变求新,又强调“融和”,坚持其“和而又同”的民族个性。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