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生活处处有化学.   
(1)、Ⅰ.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变黄,原因之一是:用毛巾洗脸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与肥皂作用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可溶于白醋)吸附于毛巾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证明水是硬水,可使用的试剂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避免毛巾变硬变黄,其中一种方法是降低水的硬度.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_____(填标号).
A、过滤    B、沉降    C、煮沸    D、吸附
(3)、要使已用久的毛巾变软,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的一条措施是
(4)、Ⅱ.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参考图一,取一支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请据此写出常温下蜡烛的一点物理性质:

(5)、参考图二,怎样利用燃着的蜡烛和小木条证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6)、参考图三,将玻璃导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形成有趣的“母子火焰”现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导管不宜太长,否则在导管末端就看不到子火焰,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缺少的条件是.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其(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举一反三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1)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blank#}1{#/blank#}。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blank#}2{#/blank#}。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blank#}3{#/blank#},你的判断依据是{#blank#}4{#/blank#}。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补充实验)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

(4)棉花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blank#}5{#/blank#},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结论】

(5)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和碳酸钠,文字表达式为{#blank#}6{#/blank#}。

【反思与评价】

(6)通过小芳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一条启示是{#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