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乙卯重五①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② , 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甲】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乙】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②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释】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①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②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③夜榜:夜航。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 , 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 , 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③ , 河声入海遥。
帝乡④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唐都城长安。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是应召入京。②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③迥:远。④帝乡:京都,指长安。
黄州寒食诗(二首)
(北宋)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本词作于1082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从以上两首诗和一首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