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右图直接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译自《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苦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译自《宋书》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改编自教科书
项目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汉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材料二 魏、晋以来蓄积,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