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
(4)、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
举一反三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无到有】

材料一:我们党从南湖一艘红船启航,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英勇奋斗。

——习近平

材料二: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得到了什么呢?一个恰当的回答是:他既不是军委主席,也不是政治局主席,他只是政治局常委委员。另一个恰当的回答是:毛泽东得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成了过去党的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

——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来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从挫折到辉煌】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曲折发展。

材料一: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两项重大的成就……军校的创办,是此次国共合作的一项成就,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蒋介石在该校第三期同学录上写道:“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其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哪所学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次国共合作的第二项成就是什么?

材料二:共产党是非打不走的,非我们去消灭他,他就要来消灭我们。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建都南京阅兵典礼训话》

(2)对比材料一、二,蒋介石对国共合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材料三: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在这次合作中,国民党拥有200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于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

(3)据材料三,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上的不同及国共两党所领导的两个战场的关系。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及其中共推翻国民党统治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