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舟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
要求:①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②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③字数在150-200之间。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其实就两个基本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广阔的天,漂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走的人……匆匆“扫视”,一切转瞬即逝;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朱自清凝视父亲蹒跚的背影,真正明白了父爱如山的真谛;沈从文凝视纯美的边城,写出了茶峒人和谐淳朴的生活;王建凝视十五的夜月,发出了秋思落谁家的感喟……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各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题一:幸福的味道
要求:①结合自身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命。书写。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要求: 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⑵不少于600字; ⑶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人生旅途中,我们不断出发,也不断到达。关于“出发”和“到达”,你有怎样的
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①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②字数 600—8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 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