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祸焉(招致)思(他们)先祖父(暴露)霜露 B、且燕赵处秦革灭(几乎)尽之际终继五国(改变)灭存亡之(命运) C、(或者)本其成败之迹(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D、吾遗(仇恨)也及凯旋而(收藏)之(全部)以予人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 , 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于是北地诸豪长,悉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

【注】①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而王莽卒移汉。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 , 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